.jpg?w=1)
Thousand Character Essay in Cursive Script Calligraphy
細節
明 董其昌 草書千字文 水墨絹本 手卷
題識:懷素千文骨肉勻稱,得晉人規模。非自敘帖太瘦也,張長史千文潭帖刻八十餘字,有龍蛇飛動之勢,正與素師千文並參,自二王行草外獨此自標勝會,所謂鑿混沌而獨創者。董其昌。
鈐印:太史氏、董氏玄宰、玄宰氏
吳子深 (1893-1972) 題簽:董文敏臨懷素千文。 吳華源藏。
註:吳子深 (1893-1972),原名華源,初字漁邨,後改字子深,江蘇省蘇州人,曾赴日本考察。1927年於蘇州滄浪亭設立蘇州美專學校。吳氏與吳待秋、吳湖帆、吳觀岱有“江南四吳”之稱,並與馮超然等被稱“三吳一馮”。
題識:懷素千文骨肉勻稱,得晉人規模。非自敘帖太瘦也,張長史千文潭帖刻八十餘字,有龍蛇飛動之勢,正與素師千文並參,自二王行草外獨此自標勝會,所謂鑿混沌而獨創者。董其昌。
鈐印:太史氏、董氏玄宰、玄宰氏
吳子深 (1893-1972) 題簽:董文敏臨懷素千文。 吳華源藏。
註:吳子深 (1893-1972),原名華源,初字漁邨,後改字子深,江蘇省蘇州人,曾赴日本考察。1927年於蘇州滄浪亭設立蘇州美專學校。吳氏與吳待秋、吳湖帆、吳觀岱有“江南四吳”之稱,並與馮超然等被稱“三吳一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