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童年和青春期之前的記憶和經歷是當代日本藝術界以廣泛媒材分偏愛的題材,並且常被藝術家用在各式的傳播媒介上頭。小林弘一畫中的動物造型填充玩具,融合了日本浮世繪、攝影及漫畫等多項元素,表達圖像的層次空間、動態、明確的線條、以及商業印刷的重複性和寓言意味。受到這些不同媒介的啟發,他建立起自己獨特的風格用以創造出具代表性的作品。他為人偶拍下數位照片,再以此影像為真實故事起草。之後利用電腦軟件把色彩的數值改變到出現主體出現仿如地理等高線的效果。對照草稿,他在準備好的畫布倒上顏料進行著色。攝影的真實和象徵被重新整理成了一幅反映他製作過程的畫作。利用鮮明的壓克力顏料堆疊出來的層次,讓小林筆下動物造型填充玩具看似浮動在平順、單色的表面,而這些形象的立體感並不是來自於立體透視的筆法安排,而是經由厚重層疊的顏料在畫面上所呈現出的立體質感,這個特質可以從浮雕般的空白處看出來。同時,源自於日本卡通中平面畫的風格元仍然存在。小林使用的主要顏色如藍的變化,賦予這些人物純真與樸素的特質,使得他們符合本身所具備的象徵:童年時期的天真。以顏色的正統空間安排,他們都有個別的動作表現,如觀看、偷窺和搖擺。像是孩童手中飛離的氣球般飄浮,飛得遠遠的,再也回不去。如同幻覺或是夢中的一瞬,這些飄浮著的人物就像是被遺棄,或是很久沒有人想起了。只有淡淡的愁緒還持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