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竹久夢二
文樂人形
木板 版畫 (獨版)
26 x 11.3 cm. (10 1/4 x 4 1/2 in.)
藝術家鈐印一枚
來源
亞洲 私人收藏

拍品專文

明治末期,日本畫壇誕生了一位描寫市井生活和民眾喜怒哀樂的「民眾畫家」,名為竹久夢二(1884-1934)。明治時代複雜的文化思想也反映在其複雜的人生和繪畫上。竹久夢二1884年出生於日本岡山,早年畢業於早稻田實業學校,後來在太平洋畫會研究所學習油畫。竹久夢二起初以繪製單幅小品畫涉足日本畫壇,他的第本畫集《夢二畫集.春之卷》於1909年12月出版。書中收錄他發表在各種雜誌上的單幅插圖作品共178幅,採用木板印刷 ,被稱為「初期草畫」,廣受歡迎。(1)

竹久夢二的早期思想傾向於平民,早期創作受社會主義影響,如描繪日本傳統藝能人形劇的藝人《文樂人形》(拍品編號 415)及日本歌舞伎藝的《梅川忠兵衛》(拍品編號 416)。到了明治未年,竹久夢二的繪畫轉向抒情風味,以及「美人畫」。明治維新成功後,女權備受提倡,女性的美、兩性情感的議題也能大方地描述。在《壺屋之女》(拍品編號 414),竹久夢二利用浮世繪般顏條及顏色建構出的美人溫柔如水,保有玲瓏姿態,朦朧白皙帶點憂傷又惹人憐愛的容顏,是「夢二式美人樣式」的代表作。他提出的詩詞意境,抒情浪漫,引起共鳴,讓人嚮往他所建構出猶如烏托邦的情感境界,如《春乃海》(拍品編號 417)、《雪之街》(拍品編號 419)。而《蟲籠畫贊》(拍品編號 418) 寥寥數筆,捕捉神髓,散發童趣稚氣,打動人心。

日本早稻田大學藝術學美術史博士生吉田健一指出,「就像在中國無人不識豐子愷一樣,在日本也無人不識竹久夢二。」(2) 而豐子愷(1898-1975)從事漫畫創作,與其留學日本時巧遇竹久夢二的畫冊有密切的關係。豐子愷在三十年代的一篇文章中說:「回想過去的所見的繪畫,給我印象最深而使我不能忘懷的,是一種小小的毛筆畫。記得二十餘歲的時候,我在東京的舊書攤上碰到一冊《夢二畫集.春之卷》。隨手拿起來,從尾到頭翻過去,看見裡面都是寥寥數筆的毛筆sketch(速寫)。……這寥寥數筆的一幅小畫,不僅以造形的美感動我的眼,又以詩的意味感動我心……」竹久夢二的「初期草畫」對豐子愷的漫畫創作影響深遠(圖1),同時見證了二十世紀中日在文化上的互交流,這同時可見於留學日本的中國藝術家如傅抱石、關良、倪貽德。

1. 吉田健一,「中國近代漫畫:豐子愷與竹久夢二」
2. 同上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