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此器內底鑄有族徽「戈」,以及「祖己」兩字,是為戈族的一位名己的祖輩所作之意。戈族為商周時期最古老、分佈最廣的氏族之一。帶有戈族徽的青銅器最早見於安陽武官村出土的例子,可追溯至殷墟第二期早段,約公元前十三世紀初。
簋是盛食器,此類無地紋的簋流行於西周初期,其器身通常飾一大獸面紋,圈足飾一較窄的龍、蛇或鳥紋帶,同樣的窄紋飾帶有時也在口沿下重復一圈。此類簋的雙耳上部通常為獸首形,兩側長有大角,側面則為作鳥翼狀,鳥爪和捲曲的尾則鑄於下方垂珥上,整體作獸頭鳥身形。
此器雖為典型西周早期簋的形制,但其尺寸碩大,有別於一般器物 。賽克勒舊藏有一件尺寸與本器相近並有類似高圈足之西周早期簋(寬37.5公分),載於J. Rawson,《Western Zhou Ritual Bronzes from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卷IIB,頁346-349,編號34。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有數件紋飾與此器相似,但尺寸較小之西周早期簋,見《商周青銅粢盛器特展圖錄》,台北,1985年,頁234-245,圖版32- 37。紐約佳士得於2013年9月19日拍賣的一尺寸較小(寬29公分)的近似例,拍品1104號,其足飾龍紋,口沿下則光素無紋。
簋是盛食器,此類無地紋的簋流行於西周初期,其器身通常飾一大獸面紋,圈足飾一較窄的龍、蛇或鳥紋帶,同樣的窄紋飾帶有時也在口沿下重復一圈。此類簋的雙耳上部通常為獸首形,兩側長有大角,側面則為作鳥翼狀,鳥爪和捲曲的尾則鑄於下方垂珥上,整體作獸頭鳥身形。
此器雖為典型西周早期簋的形制,但其尺寸碩大,有別於一般器物 。賽克勒舊藏有一件尺寸與本器相近並有類似高圈足之西周早期簋(寬37.5公分),載於J. Rawson,《Western Zhou Ritual Bronzes from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卷IIB,頁346-349,編號34。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有數件紋飾與此器相似,但尺寸較小之西周早期簋,見《商周青銅粢盛器特展圖錄》,台北,1985年,頁234-245,圖版32- 37。紐約佳士得於2013年9月19日拍賣的一尺寸較小(寬29公分)的近似例,拍品1104號,其足飾龍紋,口沿下則光素無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