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陳文希於1906年出生在廣州,自幼年時期就下定決心追求自己熱愛的藝術。在那個年代,華人藝術圈鋒頭最矯健的莫過於上海,年輕的陳文希用所有的積蓄買了張單程票,踏上上海的土地,開始一段全新的人生探險。他在新華藝專就讀的四年間,曾師事國畫名家潘天壽,主修藝術創作。
到了1930年代,陳文希不僅在潮州教授美術,更已成為一位小有名氣的畫家。他在1940年代時前往東南亞旅遊,並深深震懾於畢卡索、克利與米羅等西方現代藝術家的創作力。他認為這些藝術家那充滿情感表現、強而有力的半抽象風格,與明末清初中國畫家八大山人相當類似。
此次上拍的作品《蒼鷺》,描繪著陳文希藝術生涯晚期常出現的主題──鷺鷥鳥。畫面中,一群蒼鷺靜靜地、悠悠地通過湖面。藝術家巧妙將中國水墨的筆法與墨色,融合西方抽象的趣味。相互交織的筆觸填滿了空間,並給予畫面另一個不同的視角,引領觀者的視線由上到下、由下到上,動能態勢因而產生。這件作品不僅充滿生命力與動態,也同時具也恰到好處地傳達了鷺鷥鳥的精髓與崇高美、以及藝術家內在的精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