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XCEPTIONALLY LARGE AND RARE DEHUA FIGURE OF GUANYIN
AN EXCEPTIONALLY LARGE AND RARE DEHUA FIGURE OF GUANYIN
1 更多
明十六/十七世紀 德化白釉渡海觀音立像 《何朝宗印》款

MING DYNASTY, 16TH-EARLY 17TH CENTURY, HE CHAOZONG IMPRESSED SEAL MARK

細節
明十六/十七世紀 德化白釉渡海觀音立像 《何朝宗印》款
此尊德化白釉渡海觀音法相慈祥,清雅靜穆。其寬額豐頤,雙目低垂,眉間白毫,福耳垂掛,頭微左傾,髮髻高盤,簪頭作如意雲形。觀音上身袒胸飾蓮花瓔珞,下身衣褶輾轉自若,雙手拱藏袖中,衣袂翩翩,並跣足踏一寶瓶,瓶中蓮花於波濤洶湧中時隱時現。整體線條流暢,飄逸柔美,動靜相兼。立像釉色呈象牙白,瑩亮溫潤,並鈐有方形陰文篆書「何朝宗印」四字於像背。
20 1/4 in. (51.5 cm.) high, box
來源
香港蘇富比,1987年5月20日,拍品528號
倫敦佳士得,2005年11月8日,拍品86號

榮譽呈獻

Stephenie Tsoi
Stephenie Tsoi

拍品專文

觀音,即觀世音菩薩,《普陀洛迦新志》卷十記:「及萬曆中,為極盛。」證明觀音奉祀在萬曆年間極為鼎盛。基於觀音信仰與航海外銷貿易有著密切關係,故渡海觀音形象多見以神情自若,臨風飄拂,但足下卻波濤翻滾,宛如乘風破浪。福建德化窯因靠海之便,其所作之瓷塑多以釋道為主,至晚明期間,工藝則更臻於巔峰,尤以何朝宗創作之觀音造像因面目生動,衣紋遒勁,而被視為上乘之作,加上傳世數量精罕藝絕,大件作品則更顯寥若晨星。

何朝宗之生卒年份已不可考,但學者因兩件紀年德化白瓷觀音,估計其活躍時間當介於明代嘉、萬年間,甚至認為最早可追溯到1522 年。(見柯玫瑰,《Blanc de Chine:Porcelain from Dehua,A Catalogue of the Hickley Collection》,新加坡,2002 年)一件是刻有「己未年」款的觀音坐像,刊載於John Ayers,《Blanc de Chine:Divine Images in Porcelain》,華美協進社中國美術館,紐約,2002年,圖版5 號。若將其與乾隆28 年(1763 年)出版的《泉州府志》合併參考,此件觀音瓷塑可謂是何朝宗唯一一件附有紀年款的作品。而另一件紀年作品則是身後附背光的白瓷觀音坐像,其背光部份以深色黑料書萬曆戊午(1618)紀年銘文。此像原屬Stephen D. Winkwork 收藏,並載於R.L. Hobson,《The Wares of the Ming Dynasty》,倫敦,1923 年,圖版45 號,圖1,之後又再成為Stephen D. Winkworth 雅蓄並載於其所著之《Blanc de Chine: The Great Porcelain of Dehua》,柏克萊,2002 年,頁164 至165。

何朝宗製作之觀音形象多變,立像中以渡海觀音最負盛名,作品尺寸多介於二、三十至四、五十厘米。John Ayers,《Blanc de Chine:Divine Images in Porcelain》,華美協進社,中國美術館,紐約,2002年,圖版26 號所載之德化觀音,曾先後為仇焱之及美國佛羅里達州立美術博物館Koger 舊藏(藏品編號20.98),其大小尺寸與此件拍品大小相若,約51 公分高。除John Ayers 之外,M. Beurdeley and G. Raindre,《Qing Porcelain, Famille Verte, Famille Rose》,倫敦,1987 年,圖版333 號及S. Marchant & Son,《Blanc de Chine》,倫敦,1985 年,編號1 也曾刊登過同一件觀音。

除此以外,有兩件尺寸略小的渡海觀音:一件高48 厘米,海浪部分刻劃較為簡單,為上海博物館所藏,其並未曾出版,但卻於1995 年與2007 年在常設館中展示出來;另一件則屬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館藏的觀音,其高46 厘米,為國家一級文物,並收錄在《中國陶瓷全集:福建陶瓷》,上海,1983 年,圖版105 號。

何朝宗立像觀音,還見有祥雲觀音,姿勢均以左手輕搭右手手背並踏於祥雲上。是類作品有三件可供參考:一件為倫敦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館藏,刊載於Patrick Donnelly的《Blanc de Chine》,倫敦,1969 年,圖版145A;一件為福建省博物館館藏,收錄於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前馮平山博物館),《德化瓷》,香港,1990 年,圖錄編號133。一件則藏於德化陶瓷博物館,刊於《德化陶瓷博物館館藏精品集粹》,福州,2011 年,圖版91 號。此外,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亦藏有一件相傳何朝宗所塑之祥雲觀音,其高49 厘米,載於J.A. Jörg,《Chinese Ceramics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Rijksmuseum, Amsterdam: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倫敦,1997 年,圖錄編號281,頁245。

至於何朝宗所塑之坐像觀音,可參考北京故宮博物院之披坐觀音,載於《Classics of the Forbidden City: Guanyin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Palace Museum》,北京,2014 年,圖版176 號;法國巴黎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亦藏有一件何朝宗觀音坐像,見於《Oriental Ceramics: The World’s Great Collections》,東京,1981 年,第7 冊,彩色圖版31 號;及一件並未出版過,藏於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自在觀音。

何朝宗印款均示以葫蘆形框或方形框,相關資料可再參考P.J. Donnelly 的《Blanc de Chine》,倫敦,1967 年,頁155-156 及354-356。

更多來自 御苑.文心.匠藝 - 明代器物書畫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