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blo Picasso (1881-1973)
This Lot has been sourced from overseas. When au… 显示更多
Pablo Picasso (1881-1973)

男人头像

细节
巴布罗‧毕卡索(西班牙, 1881-1973)
<<男人头像>>
签名与日期:Picasso 23.4.69 (左上); 23.4.69. (背面)
油彩 粉彩 纸板
8 1/4 x 6 3/4 英寸 (21.2 x 16.9 厘米)
1969年4月23日作
来源
法国 巴黎 路易丝莱里斯画廊收藏 (编号 14263) 意大利 维罗纳 报斯库多画廊收藏 意大利 博洛尼亚 玛勒斯佳奇艺廊收藏 意大利 私人收藏 (2011年购自上述收藏)
出版
C. Zervos编, 《Pablo Picasso, vol. XXXI, œuvres de 1969》, 巴黎, 第50页, 编号 154 (插图) G. Ruggeri编, 《Il genio empaziente, Pablo Picasso 1881-1973》, 1980年出版, 意大利博洛尼亚, 第5页 (插图)
注意事项
This Lot has been sourced from overseas. When auctioned, such property will remain under “bond” with the applicable import customs duties and taxes being deferred unless and until the property is brought into free circulation in the PRC. Prospective buyers are reminded that after paying for such lots in full and cleared funds, if they wish to import the lots into the PRC, they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and will have to pay the applicable import customs duties and taxes. The rates of import customs duty and tax are based on the value of the goods and the relevant customs regulations and classifications in force at the time of import.

拍品专文

巴布罗‧毕卡索是欧洲现代艺术之父,其作品至今对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影响深远。他的立体主义作品,倡导人们以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毕卡索在创作生涯后段不断革新绘画方式;1969年的《男人头像》就在卡板上涂上鲜艳的色彩,画出以红色、绿色、蓝色线条组成的面孔,加上深紫色的头发和胡子,非常前卫。 《男人头像》的创作手法非常现代,画中的主角却是一名十七世纪的人物。在1960年代,许多与毕卡索一起开拓现代艺术的艺术大师都相继去世。毕卡索转向思考古典大师的作品,从林布兰、鲁本斯、范戴克、维拉斯奎兹、艾尔‧葛雷柯到爱德华‧马奈、艾德加‧德加和昂利‧马谛斯,他尝试用艺术与去世的大师们交流、对话。作品中的蓄着胡子的人物,与毕卡索两年前创作的名作《三剑客》里的人物相似。该作现属科隆路德维格博物馆馆藏,作品背后的题识 “Domenicos Theotocopoulos van Rijn da Silva”结合了古典画大师艾尔‧葛雷柯、林布兰与维拉斯奎兹的名字,揭示毕卡索希望以此作向古典画大师致敬。大仲马笔下的《三剑客》,既是勇敢的英雄,又具有浪漫的艺术家特质,毕卡索创作了一系列以此为主题的作品。 中国画家常玉在1945年发表的一篇毕卡索的评论中,描写一名女士看到了毕卡索的作品后,说她比较喜欢林布兰的作品,常玉反驳说毕卡索笔下的创新与实验性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林布兰现在还活着,我相信他不会以同样的方法创作。艺术需要演变,就像服装一样,如果你现在去选衣服,也一定不会选择林布兰时期的裙子。毕卡索作品对形状的重新演绎,只是第一阶段。我们的种族太老旧了,身体太脆弱,生活太短,我们需要寻找一个新的上帝。”(常玉撰〈Opinions d'un peintre chinois sur Picasso〉,刊于《Le Paris Libéré》,1945年1月19日。) 毕卡索这种与古典大师对话的形式,在中国艺术史上甚为常见,例如当代画家刘国松把现代元素加到传统的山水画中。其实,毕卡索生前与中国画家时有接触。1956年,张大千拜访毕卡索,毕卡索即席画了一幅张大千的肖像。东方的艺术家影响了十九世纪末西方画家,而这些元素在毕卡索绘画张大千的肖像中可见一斑。在此作中,毕卡索巧妙保留了纸张的原有色彩,利用纸板的浅啡色,将其转换成画作的一部分,让人联想起国画中的“留白”。 此画作于1969年,毕卡索当时年近九十。虽然年事已高,但其创作动力与创意丝毫不减。1969年是他创作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年。他在亚维农教皇宫举行了一场展览,展出他在1969年创作的作品。不少当时展出的作品,都与《男人头像》相近。在他的画中可以看到许多虚构的人物,勇士般的男人与美丽的女人;充满力量的笔触,是毕卡索对于人生的投影,而这一切都在此作中展现出来。

更多来自 亚洲与西方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