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YU (CHANG YU, FRANCE/CHINA, 1895-1966)
常玉 (法國/中國,1895-1966)

無題

細節
常玉
常玉 (法國/中國,1895-1966)
無題
水墨 炭筆 紙本
43 x 28.5 cm. (16 7/8 x 11 1/4 in.)
款識:玉 Sanyu (左下)
來源
亞洲 私人收藏
此作品附衣淑凡簽發之作品意見書
出版
2015年《常玉素描及水彩全集》衣淑凡著 立青文教基金會 台北 台灣 (電子版摘自http:/www.artofsanyu.org/ 圖版, 編號 D2108)

榮譽呈獻

Jessica Hsu
Jessica Hsu

拍品專文

學院畫室中的女士: 常玉素描選集
佳士得非常榮幸為您呈現一組精美的常玉紙上作品 (拍品編號387-390)。常玉在旅居巴黎初期,利用他處理線條強度與深度變化的天賦,描繪在大茅舍藝術學院進行素描的女子們所展現的各種姿勢與神態。以下這批以《素描中的女士》(拍品編號387)為亮點的一系列紙上作品,每一幅均反映出常玉的獨特風格。

大茅舍藝術學院: 靈感的泉源
常玉僅以數抹色彩與篤定的線條,便完成《素描中的女士》。這幅畫作引領我們進入他早年在巴黎生活的世界。畫中這位巴黎女子極可能是某日下午在大茅舍藝術學院的開放課程上練習裸體素描。大茅舍藝術學院是常玉在當時最常流連之處,這是他逃離法國美術學院正規學院派教育的地方。常玉當時正處於蒙帕納斯藝術圈核心,他喜歡透過觀察自己與二十世紀上半葉巴黎畫派出身的歐洲前衛藝術家之間的互動,並以此進行實驗性的創作。此外,他也持續探尋新的表現模式,企圖擺脫自二十世紀之後便已建立的視覺語言。他所受過的中國書法訓練便在此時發揮作用,為他所描繪的人物帶來某種新穎的自由快感。

簡單線條之美
《素描中的女士》體現了常玉在線條運用方面的精湛技藝。我們可以想像他與同學坐在一位裸體模特兒面前,用他的筆墨進行素描的情景。倘若他對模特兒的姿勢不感興趣,就會改以坐在他周遭的同學為模特兒,並在短時間內完成。《素描中的女士》裡的每一道線條,都具有某種突顯細節的意圖與決心,例如女子裙襬的線縫、從馬尾散落出來的一綹捲髮、專注的眼神,以及符合巴黎時尚的寬鬆夾克。常玉受過良好書法訓練、簡約的線條以及沉著、韻律性的色彩強度變化,正好足以讓他創造一種空間感與量感,從而展現人物的個人特質。

豐厚的文化遺產
在大茅舍藝術學院的這段時光是常玉藝術生涯中最多產的時期。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眾多素描與水彩畫,都是其獨特美學語言的例證。《素描中的女士》散發著自信與簡樸的美感,優美地體現一位藝術家直接汲取他自身的文化遺產,並透過線條去追求現代性與極簡主義的決心。常玉當時處於世界上第一個真正國際性藝術社群核心,他的人像紙上作品優雅地呈現了對淵博的中國美學感知與歐洲視覺語言的完美平衡。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