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這是自2000年開始大約到2008年所做的一系列關於水墨和影的作品中的一組,講的是五代十國時一位文人在夜間看到的景象:月光將竹子的影子投射到窗紙上,形成竹子枝葉的黑色影子。這位文人用墨畫出了第一幅墨竹。之後千年來,中國的文人繼承這個傳統並發展水墨繪畫。傳說中的影似乎是虛無的形,給予了後人無限的想像。同樣,文人偶然地看到竹子,又偶然地看到糊裱在窗上的白紙上形成的圖案,這種偶然、不經意的創作過程,恰似為中國文人最為崇尚的自然。
我的作品依然傳承水墨藝術的精神,只是採用更為透明的料質。我用了更為體現物質的墨在水和油等媒介調和、衝擊下形成的自然狀態,再將墨浮於空間之中。展廳的燈光也構成作品的一部分。讓光穿過墨,將墨的自由形狀投射在白色牆上,最終讓觀者用眼睛把它們組合成為一幅完整的畫。這幅由光影組成的作品也正表現中國文人面對虛無的美學:對物質之外的想像,對偶然、意外發現的驚異,對自然之形的崇尚。”
- 孫良
我的作品依然傳承水墨藝術的精神,只是採用更為透明的料質。我用了更為體現物質的墨在水和油等媒介調和、衝擊下形成的自然狀態,再將墨浮於空間之中。展廳的燈光也構成作品的一部分。讓光穿過墨,將墨的自由形狀投射在白色牆上,最終讓觀者用眼睛把它們組合成為一幅完整的畫。這幅由光影組成的作品也正表現中國文人面對虛無的美學:對物質之外的想像,對偶然、意外發現的驚異,對自然之形的崇尚。”
- 孫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