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武高談 (越南,1908-2000)
少女肖像
綜合媒材 絹布
45 x 28 cm (17 3/4 x 11 in.)
約1950-1952年作
款識: Vu cao dam (右下)
來源
美國 紐澤西 Leighton畫廊
美國 私人收藏
拍場告示
Please note that the correct medium for Lot 343 is ink and gouache on silk laid on board.
拍品編號343的正確媒材為 水墨 水粉 絹布裱於木板。

榮譽呈獻

Jessica Hsu
Jessica Hsu

拍品專文

武高談

約二十五年前,在我與繪畫巨匠黎譜的一次訪談 中,當我問到「您覺得誰是二十世紀最傑出的 越南藝術家?」他毫不猶豫地回答說:「武高 談」。可能有人會覺得黎譜甚為君子,因著與武 高談深厚的友誼才會如此回答,但他的確堅信這 一點,武高談無疑是最好的。

武高談於1931年積極參與了在巴黎舉辦的殖民展 覽,並決定留在巴黎定居,再無回到越南。但他 並不覺得這是痛苦的放逐,相反,他成為一位以 自己血統而自豪的越南藝術家,更是一位跨越任 何國籍界限而追尋美與永恆的國際藝術家。自從 他1926年到1931年在河內藝術學校習藝時已一早 被看出既是一位出色的畫家,亦是一位不可多得 的雕塑家。

石膏、黏土、青銅和石頭是他作為雕塑家用以表 達的媒材。而絹本的粉彩和水墨是他一開始最喜 歡用的作畫媒材,但後來到了1950年代,他嘗試 在顏料中加入蛋彩,形成新的畫材,如作品《少 女肖像》(拍品編號343)中可見。而從1963年 (繼與美國 Wally Findlay 畫廊簽約)開始,創 作油彩畫布作品,《母愛》(拍品編號314)、 《神性》(拍品編號315)、《牡丹》(拍品編 號344)和大幅作品《神靈》(拍品編號345) 和《母子》(拍品編號346)都是當時的佳作。

此系列作品充分展現藝術家的技藝,畫面既是敘 述,亦彰顯其極高的藝術造詣。

武高談於1949年年底因健康原因而被迫離開巴 黎,前往南法的貝濟耶,再於1952年前往旺克。 感謝藝術家女兒 Yannick Vu-Jakober 為我們確 定《少女肖像》(拍品編號343)之日期,我們 亦知道畫中人身份為藝術家姪女安娜。武高談對 其越南文化背景和越南主題的描繪極為虔誠,並 致力捕捉永恆之美,無疑是一位成功的藝術家。

Jean-François Hubert
越南藝術資深顧問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日間拍賣) 包括日本木刻版畫私人珍藏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