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 BEIHONG (1895-1953)
盧心畬舊藏如給林語堂(1895-1976)的信中所述,1947年徐悲鴻曾熱切幫助汪亞塵(1894-1983)。當時汪亞塵負責由中國政府資助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所舉辦的展覽。盧心畬時在駐紐約領事館的總領事,也曾積極參與本次展覽。徐悲鴻一直孜孜不倦地進行藝術創作,且從1930年開始組織國際巡迴畫展,為陷入戰爭的中國籌集善款。除了在亞洲國家組織畫展外,作為當時藝術界領軍人物,徐悲鴻傾心二十餘年組織在美國的藝術項目。在此期間,他曾得到多位名流的鼎力相助。其中包括著名暢銷書作家及教育家林語堂,林曾積極幫助銷售在紐約的畫作。徐的好友之一,藝術家王亞塵也曾幫助由當時中國政府資助的當代中國畫展。此次畫展於1948年10月21日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舉行,並展出徐悲鴻八幅作品在內的105幅畫作。徐悲鴻曾在1947年以王亞塵的名義寫信給林語堂尋求幫助。此次畫展著錄於大都會博物館出版的《融匯東西· 現代學士林語堂》。時任中國駐紐約的總領事魯新余也傾力幫助。在徐悲鴻寫給汪稍仃的信中也曾提及認識林語堂與魯新余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4年11月9日,拍品2199號)。林語堂的家人曾捐贈給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一幅《奔馬圖》,該作品是徐悲鴻在1942年所創做並送給林語堂的女兒林太乙的禮物。該幅作品與他在幾年後贈與魯新余的作品畫風相似,快速渲染的輪廓,沒有太多細節描繪。兩幅作品都體現了這位當代藝術大師的藝術雄心和熟練的繪畫技巧,以及徐悲鴻將馬比做國家象徵的獨特視角。
徐悲鴻

奔馬

細節
徐悲鴻
奔馬
水墨紙本 鏡框 一九四七年作
題識:心畬先生雅教,悲鴻。卅六年(1947)北平。
鈐印:東海王孫
來源:現藏者家屬直接得自畫家本人。
註:如給林語堂(1895-1976)的信中所述,1947年徐悲鴻曾熱切幫助汪亞塵(1894-1983)。當時汪亞塵負責由中國政府資助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所舉辦的展覽。盧心畬時在駐紐約領事館的總領事,也曾積極參與本次展覽。
43 ½ x 15 7/8 in. (110.5 x 40.3 cm.)
來源

更多來自 中國書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