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 WEN HSI (Singaporean, 1906-1992)
CHEN WEN HSI (Singaporean, 1906-1992)
CHEN WEN HSI (Singaporean, 1906-1992)
CHEN WEN HSI (Singaporean, 1906-1992)
3 更多
松鼠 ; 长臂猿 ; 苍鹭 ; 麻雀

陈文希

细节
陈文希
松鼠 ; 长臂猿 ; 苍鹭 ; 麻雀
水墨 设色 纸本 (共四件)


款识:
《松鼠》: 文希作 (左上)
《长臂猿》: 文希作 (右下)
《苍鹭》: 文希作 (右中)
《麻雀 》: 文希指头生活 (左上)
来源
前藏家于1950年代直接购自艺术家本人 香港 私人收藏

荣誉呈献

Eric Chang
Eric Chang

查阅状况报告或联络我们查询更多拍品资料

登入
浏览状况报告

拍品专文

作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朝气蓬勃的新加坡画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陈文希同其他先锋艺术家一起,开拓出一种具有独特东南亚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他于1930年就读于上海清华美术学院,与同侪刘抗、陈宗瑞等结识,且随后一同侨居新加坡,继续艺术创作。陈文希的作品主要分为两类:描绘当地花鸟走兽的中国水墨,和以纸和画布为媒介的西方抽象绘画。为了创作具象动物绘画,以及其标志性的抽象构图,陈文希也同时涉猎水墨和油画的人体主题。 《苍鹭》(Lot 534)是陈文希该类型作品中相当出色的一幅佳作。创作于八十年代,该作品代表了其苍鹭主题绘画(以强调苍鹭颀长的身形为特征)中最高水平之作。艺术家通藉由中国传统水墨技法表达西方抽象风格;如画面空白的平面被相互交织、陡然变化方向的笔触所填充,以及向上和向下描绘的苍鹭眼睛。虽然是以半抽象的表现手法,苍鹭的优雅和魅力依然透过其纤长体型和作品的整体性构图,翩然跃于纸上。 《葫芦和麻雀》(Lot 535)同样是陈文希同类型作品中的上乘之作,创作于七十年代。它体现了艺术家高超的水墨技法,以及对中国美学的眷恋情怀。作为陈文希作品中最为常见的主题之一,画中的麻雀安静地栖息在葫芦藤上,充满体现其大胆不羁的笔触,营造出一种简单、平静且和谐的氛围。在中文语言中,葫芦被称为Hulu,有很多吉祥的寓意──它的发音和「福禄」非常相似,寓意着「幸福」(或好运)。此外葫芦的形状象征着天地合一(顶部是天、底部是地),代表了团圆、美满以及和谐。 陈文希大量以动物为主题、并配以传统水墨为媒介,描绘独特的热带风光的画作,已成为新加坡家喻户晓的指标。这幅《猴嬉》(Lot 536)展现了活泼、极具地域特色的长臂猿在峭壁上之樱花丛中玩闹嬉戏的场景,传达出欢快的氛围,以及对造物主鬼斧神工的礼赞。其富有表现力的笔触准确捕捉长臂猿的活力和动感。陈文希创作长臂猿的灵感来自某次偶然与南宋画家牧溪作品相遇,画中所绘之《观音猿鹤图》的局部猿猴特写。他特别赞赏牧溪对长臂猿栩栩如生的描绘,并开始把日臻完善其对猿猴的绘制,当作毕生追求的目标。 陈文希所偏爱的其它重要水墨动物主题在《松鼠;长臂猿;苍鹭;麻雀》(Lot 537)中甚为明显,展现了他对动物画的可塑性和深度。取材自艺术家所熟悉的生活环境,该环境作为一个重要诱因,对陈文希的艺术生涯产生了巨大影响。他迅捷且富于表现力的施墨用色,源自对这些动物神态特征准确自信、与生俱来的理解和掌握。画中对动物生动的描绘也进一步体现了陈文希对该主题所倾注的毕生心血和热爱。 如此深厚的兴趣在此彰显于《鸭》(Lot 538)和《小虾》(Lot 539)中。这两幅作品较为罕见,其阔笔写意的质朴韵味更是陈文希六、七十年代早期作品的代名词。他的笔触精准地捕捉中国书法草书的精髓,这种将书法与鸭子主题相搭配的创作风格,.成为了陈文希作品另一个代表性个人风格──即将整幅绘画当做图像平面空间来填充,并在俱足的空间中给予艺术表达手法充分的自由。以上所呈现之拍品,均由这位令人景仰的艺术大师之学生购得,并收藏至今。

更多来自 亚洲二十世纪艺术 (日间拍卖)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