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jpg?w=1)
金匱室陳仁濤先生珍藏 (LOTS 821-824)王翬《江山無盡圖》的傳承王翬(1632-1717)一生作《江山無盡圖》五卷,今傳世所知有東京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藏卷兩種,王翬與惲南田合作卷、方濬頤著錄東湖藕香居卷存佚未知,及首次露面之金匱室藏卷。細味本卷之題跋、題簽、藏印,可考索畫作緣起及遞藏。據陸毅(1654-1726)題跋,《江山無盡圖》乃蔣陳錫請王翬繪製;王氏經年創作,三年後裝裱,七十一歲復加點染完成。陸毅,字士迪,號匪莪,江蘇太倉人,1688年進士,與王翬友好。畫卷及包首上有其孫陸時化(1714-1779)之藏印和題簽;陸時化,字潤之,號聽松,著有《吳越所見書畫錄》,此畫見於卷六。畫上亦見其子陸願吾(17世紀)之藏印;陸願吾,字愚卿,號魯亭,精詩文書畫,著有《懷煙閣留草》等。其後《江山無盡圖》由張大鏞(1770-1838)珍藏;張大鏞,字鹿樵,江蘇昭文(今常熟)人,1794年舉人,官內閣中書等。張氏收錄此畫於《自怡悅齋書畫錄》卷十,畫上有其藏印十六方。張氏歿後此卷轉由翁同爵(1814-1877)珍藏;翁同爵,字玉甫,翁同龢(1830-1904)二兄,官至湖廣總督。翁同龢睹畫思兄,追跋數語。跋後見其侄翁綬琪(19-20世紀)藏印兩方;翁綬琪,字楚珍,號印若,1891年舉人,歷任廣西諸縣府官,能書善畫,精鑒賞。翁同爵故後此卷由其長孫翁奎孫(1856-?)傳承;翁奎孫,字鼎臣,號柏園,1882年以監生特賜舉人,有《柏園吟稿》存世。《江山無盡圖》歷經常熟蔣陳錫家族收藏,後轉入太倉陸毅家族,再重回常熟由張大鏞家族、翁同爵家族遞藏。晚清民初遂入海上陳仁濤(1906-1968)金匱室珍藏,輾轉携至香港,珍存至今。三百多年傳承有緒,尤屬可貴。
清 王翬
江山無盡圖
細節
清 王翬
江山無盡圖
設色紙本 手卷 約 一七O二年作
53.2 x 1220.5 cm. (21 x 480 ½ in.)
王翬鈐印:
耕煙外史時年七十有一、耕煙老人、耕煙散人
楊晉(1644-1728)題識:
自昔以繪事擅長者代不乏人,而能兼有諸家之勝,且一一神明其矩矱,則不易數覯也。我師耕煙先生以高世逸群之姿,探微究奧者六十餘年,一紙流傳,海內珍弆。茲卷用筆,于渾厚中仍饒孤峭,蒼莽中轉見娟妍,纖細而氣益閎,縝密而境愈廓。盤礡匠意,凌轢輩流。合荊關董巨為一而出之變化,洵藝苑之大觀也。展玩之下,謹書數語,以志瞻仰慶幸之意。門人楊晉敬識。
鈐印:
西亭、楊晉、子鶴
題跋:
陸 毅(1654-1726):
自有畫道以來,至石谷而集大成矣。畫理至宋元發露已極,然一家止一家面目,如聖清聖和,各造其極。石谷能千變萬化,臨一家不雜他家一筆,未嘗有一家為之束手而不能逼肖者,及作長卷則錯綜眾美,奔赴筆端,煙錘獨妙。余見雨亭蔣公請繪是卷,館之精舍,慘淡經營,經年而竣。本擬進上,名曰《江山無盡圖》,後以事不果進。越三載,始得名手裝池,石谷適來,復加點染,年已七十有一。豈獨石谷得意一時,輦下名公巨卿負賞鑑之目者,無不撃節不已,以一見為幸。如是卷筆墨,計石谷生平,亦豈可多得者耶!余之得屢見而識之,不得謂之非幸也。平原陸毅。
鈐印:道本孝敬、陸毅字士迪號匪莪、直指繡衣御史
翁同龢(1830-1904):
同治癸酉(1873年)先兄獲此卷,南北輙以自隨。今年秋,余乞假旋里,復見此於猶子吉卿所,追溯前事,潸然出涕。己丑(1889年)八月晦,同龢題記。
鈐印:臣翁同龢、二支室
藏印:陸時化(1714-1779):潤之寶藏
陸願吾(清雍乾間人):
婁東陸愚卿願吾氏祕篋圖書、
懷煙閣陸氏珍藏書畫印、願吾祕玩
張大鏞(1770-1838):
鹿樵鑑定(三次)、虞山張鹿樵收藏印、張大鏞印(四次)、鹿樵(八次)
翁同爵(1814-1877):常熟翁玉甫珍藏
翁奎孫(1856-?):
虞山翁氏鼎臣收藏金石書畫經籍之印、
鼎臣珍藏
翁綬琪(19-20世紀):印若眼福、翁綬琪
其他:郎嬛福地
題簽:王耕煙江山無盡圖,真蹟至寶無上。
鈐印:
陸潤之藏、□周齋□、飲食壽康
江山無盡圖
設色紙本 手卷 約 一七O二年作
53.2 x 1220.5 cm. (21 x 480 ½ in.)
王翬鈐印:
耕煙外史時年七十有一、耕煙老人、耕煙散人
楊晉(1644-1728)題識:
自昔以繪事擅長者代不乏人,而能兼有諸家之勝,且一一神明其矩矱,則不易數覯也。我師耕煙先生以高世逸群之姿,探微究奧者六十餘年,一紙流傳,海內珍弆。茲卷用筆,于渾厚中仍饒孤峭,蒼莽中轉見娟妍,纖細而氣益閎,縝密而境愈廓。盤礡匠意,凌轢輩流。合荊關董巨為一而出之變化,洵藝苑之大觀也。展玩之下,謹書數語,以志瞻仰慶幸之意。門人楊晉敬識。
鈐印:
西亭、楊晉、子鶴
題跋:
陸 毅(1654-1726):
自有畫道以來,至石谷而集大成矣。畫理至宋元發露已極,然一家止一家面目,如聖清聖和,各造其極。石谷能千變萬化,臨一家不雜他家一筆,未嘗有一家為之束手而不能逼肖者,及作長卷則錯綜眾美,奔赴筆端,煙錘獨妙。余見雨亭蔣公請繪是卷,館之精舍,慘淡經營,經年而竣。本擬進上,名曰《江山無盡圖》,後以事不果進。越三載,始得名手裝池,石谷適來,復加點染,年已七十有一。豈獨石谷得意一時,輦下名公巨卿負賞鑑之目者,無不撃節不已,以一見為幸。如是卷筆墨,計石谷生平,亦豈可多得者耶!余之得屢見而識之,不得謂之非幸也。平原陸毅。
鈐印:道本孝敬、陸毅字士迪號匪莪、直指繡衣御史
翁同龢(1830-1904):
同治癸酉(1873年)先兄獲此卷,南北輙以自隨。今年秋,余乞假旋里,復見此於猶子吉卿所,追溯前事,潸然出涕。己丑(1889年)八月晦,同龢題記。
鈐印:臣翁同龢、二支室
藏印:陸時化(1714-1779):潤之寶藏
陸願吾(清雍乾間人):
婁東陸愚卿願吾氏祕篋圖書、
懷煙閣陸氏珍藏書畫印、願吾祕玩
張大鏞(1770-1838):
鹿樵鑑定(三次)、虞山張鹿樵收藏印、張大鏞印(四次)、鹿樵(八次)
翁同爵(1814-1877):常熟翁玉甫珍藏
翁奎孫(1856-?):
虞山翁氏鼎臣收藏金石書畫經籍之印、
鼎臣珍藏
翁綬琪(19-20世紀):印若眼福、翁綬琪
其他:郎嬛福地
題簽:王耕煙江山無盡圖,真蹟至寶無上。
鈐印:
陸潤之藏、□周齋□、飲食壽康
出版
著錄:
陸時化,《吳越所見書畫錄》卷六,見《中國書畫全書》第八冊,上海書畫出版社,上海,1994年10月,第1146-1147頁。張大鏞,《自怡悅齋書畫錄》卷十,見《中國書畫全書》第十一冊,上海書畫出版社,上海,1994年10月,第517-518頁。陳履生,《明清中國畫大師研究叢書:王石谷》,吉林美術出版社,長春,1996年5月,第163、192、193頁。
陸時化,《吳越所見書畫錄》卷六,見《中國書畫全書》第八冊,上海書畫出版社,上海,1994年10月,第1146-1147頁。張大鏞,《自怡悅齋書畫錄》卷十,見《中國書畫全書》第十一冊,上海書畫出版社,上海,1994年10月,第517-518頁。陳履生,《明清中國畫大師研究叢書:王石谷》,吉林美術出版社,長春,1996年5月,第163、192、193頁。
榮譽呈獻
Amy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