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1960 -70年代,重新審視東方文化的朱德群將水墨渲染效果應用到抽象油畫創作中。大面積暈染的方式揮灑在畫面中,猶如水墨濃淡的暈染,配合線條的流動,呈現出虛實幻化的時空。面與線元素的動感構成,是藝術家筆刷上的行雲流水般的盡情揮灑,是峭壁上飛流而下的山泉四濺,又或是飛舞狂奔的樂符衝破黑夜的沉寂。畫面中流瀉的光影,有如張大千在《碧峰古寺》中利用潑墨,以勾勒出山壁間神秘而華麗的幻化光影。
在藝術家2013年巴黎回顧展的目錄中,皮耶.卡巴曾說「朱德群的畫沒有源頭、沒有終點。它倚靠的完全是自己宿命的韌性。」
1970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舉行的「倫布朗誕辰三百年回顧展」對朱德群日後的創作有深遠的影響,不但是對光線的應用的啟法,而且是對繪畫內涵的頓悟。朱德群對倫布朗的繪畫推崇備至,特別是其光線運用,謹慎處理高光、亮部的表現,而在畫面的陰影和暗部層次分明,加深了畫面的感染力和神秘感,如作品《無題》。朱德群從西方古典寫實油畫中應用的光線出發,發現光線的應用,即明與暗,竟然共存著中國傳統宇宙觀念的兩大基本原則,陰與陽、虛與實。朱德群對「光線的交織頓挫」則有了更深層的思索,進而探究演繹出更精微的表達。朱德群曾說:「在我的畫面上,其色彩和線條從不是偶然的,它們相和諧地達到同一目的:啟動光源,喚起形象和韻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