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 YE (B. 1964)
歐洲重要私人收藏
劉野 (1964年生)

紅,黃,藍的構圖

細節
劉野
劉野 (1964年生)
紅,黃,藍的構圖
壓克力 油彩 畫布
45 x 35 cm. (17 3/4x 13 3/4 in.)
1995年作
款識:95 LIU YE 野 (左上)
來源
德國 柏林 Taube畫廊
德國 私人收藏
佳士得 香港 2012年11月25日 編號424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出版
1995年《劉野 1993-1995 畫集》展覽圖錄 Taube畫廊 柏林 德國 (圖版,第13頁)
1995年《和馬格利特一起在北京》 Elfi Kreis撰 der Tagesspiegel 柏林 德國 (圖版,第11頁)
1996年「重新開始」冷林撰《美術文獻》第二刊 湖北美術出版社 武漢 中國 (圖版為局部,第10頁)
2015年 《劉野:圖錄全集 1991-2015》 Christoph Noe 編輯 Hatje Cantz 出版社 奧斯特菲爾登 德國 (圖版,第95-04圖,第262頁)
展覽
1995年4-6月 「劉野 1993-1995 畫集」Taube畫廊 柏林 德國

榮譽呈獻

Jacky Ho (何善衡)
Jacky Ho (何善衡) Senior Vice President, Deputy Head of Department

拍品專文

「我並不想成為一個描摹現實的畫家,又想回歸到早期文藝復興,而不是現實主義那種。」- 劉野,與田霏宇 (Philip Tinari) 的對話

劉野的《紅,黃,藍的構圖》是藝術家作品中最早期的畫作之一,其特點為結合多種不同元素於一體,而這些元素也成為後來其成熟風格的重要特徵。這幅構圖以單一、明亮活潑的基色為主調—明亮有如金絲雀的黃色。有一幅蒙德里安(Mondrian) 的畫,被半隱半現地隱藏在窗簾後面、靠在牆上。蒙德里安是劉野最喜愛的藝術家之一,而這幅畫也是該畫標題的靈感來源。有一道神秘的陰影沿著這幅畫的右側延伸,而最超現實的部分則是有個人懸在半空中,被掛在一個藍色氣球所垂下的一條繩子上。

1995 年,也就是這件作品完成的那一年,劉野剛從柏林留學一段時間回來,回到了北京。此時劉野充滿了新的體驗以及對藝術史有著更加深刻的了解,於是他開始創作,讓他的作品中長期以來就已存在的主題更加具體清晰。藝術家對蒙德里安的熱愛是眾所周知的,而劉野對蒙德里安繪畫的明確複製,最早在1992 年就開始出現在作品中。然而只有在這幅作品中,蒙德里安出現在一個以單一色調為主的淺近空間。這是一個具有標誌性的構圖,並在2001 年完成的《蒙德里安在倫敦》進臻成熟、產生共鳴。

劉野對不同藝術家對其作品的影響保持開放態度, 說明德. 奇里訶(de Chirico)、巴爾蒂斯(Balthus) 和范艾克(Van Eyck) 為其靈感來源。「在整個九十年代,我深受超現實主義和形而上藝術運動的影響。」劉野說:「如果我畫一個坐著的人,那是寫實的。但如果我加上翅膀,那就有點後現代。當然,那時候我的想法還很幼稚。但不管怎麼說,我想表達的是介於寫實主義與超現實主義之間的一種狀態或感覺。」

自畫像的主題在劉野的早期作品中也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紅,黃,藍的構圖》中,裡面不僅只包含一個、而是有兩個可能被解釋為藝術家描繪自身的人物。中心人物不太可能地憑空懸在畫布中央,戴著馬格利特式的圓頂禮帽、身穿像教士可能穿的祭袍。他緊握著雙手 — 正在祈禱、抑或是正握著氣球的繩子 — 兩片翅膀從他的肩膀向上展開,預示著他天使般的身份。但在同時,一個戴著相同墨鏡的人蹲在椅子後面,頑皮的在椅背橫木後方窺視。也許這兩個人物代表了藝術家個性的兩個不同面向,暗示劉野的矛盾之處,也就是在他向其偶像們獻上藝術禮敬的同時,也試圖規避他們。

《紅,黃,藍的構圖》展現了劉野許多作品中存在的美學、哲學、與視覺二元性:隱藏與揭露、啟示與晦澀、真實與神秘、外部形式與內在表達之間的戲碼。在一個生動活潑但卻又如夢似幻的空間中,劉野不但向其前輩致敬,同時也打造出完全屬於自己的視覺風格。

更多來自 現代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