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UYEN PHAN CHANH (1892-1984)
重要越南藝術薈萃:Tuan Pham 先生收藏
阮潘正 (1892-1984)

稻田中的女子

細節
阮潘正
阮潘正 (1892-1984)
稻田中的女子
水墨 水粉 絹布
56 x 37 cm. (22 x 14 5/8 in.)
1936年作
款識︰鴻南 Ng ph. Chanh 1936 (左下); 丙子年 孟夏 阮潘正畫 鴻南 (中左)
藝術家鈐印一枚
來源
美國 加州 Tuan H Pham先生收藏
拍場告示
Please note that Lot 107 has additional provenance details.
拍品編號107附更多來源記錄。

榮譽呈獻

Sylvia Cheung
Sylvia Cheung

拍品專文

一個世界的終結

這件重要的絹本作品創作於一九三六年 (丙子年),更準確地說,是繪製於"一九三六年夏" (根據藝術家親筆題於畫面左上角的款識所示)。以其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所擅長的古典風格展現別致新穎的異域魅力,不啻為阮潘正一件意義非凡之佳構。

而此前一年,藝術家 (題"鴻南"二字,意指阮潘正故里,地處越南北部河靜省東京 (北圻)的鴻嶺南麓)參加了由越南藝術及工業促進會組織的首次展覽。一九三六年,他受邀參加該促進會舉辦的第二次展覽。彼時阮潘正已在藝壇頗具聲望。此前,一九三一年舉辦的巴黎殖民地藝術展已為其博得國際聲譽,隨後一九三二年的羅馬殖民地藝術展則再次奠定了其重要藝術地位。此外,巴黎工業經濟局 (AGINDO)對阮潘正的持續舉薦也為其職業生涯幫助匪淺。一九三二年,著名期刊《畫報》刊登了讓·達迪厄撰寫的對阮潘正讚譽有加的藝評,並隨附其作品的精美圖片。

在這幅《稻田中的女子》中,阮潘正捨棄了他在一九三三年所繪的《少女與鸚鵡》中運用的設色,轉而選擇曾在一九三零年至一九三二年使用的單一棕色調,如作於一九三一年的《女巫》。他在《女巫》中用來繪製香爐的淡藍色,同樣出現在該作中用以描繪女人腰間的布料。

《稻田中的女子》完美詮釋了藝術家所篤信秉承的"節約是最大美德"這一傳統思想。阮潘正以一如既往的生動筆觸,精准捕捉到人物的獨特民族性:棕櫚葉卷起的雨衣,河內平頂帽以及衣著服飾,所有細節均描摹得逼真傳神。

該作採用了阮潘正經典的橢圓三角構圖:畫面中女人深色的頭髮與短褲呈三角形;而她頭巾上方的平頂帽與身後卷起的雨衣則呈橢圓形構圖。

一九三六年,阮潘正的繪畫風格發生了重大變化,畫中人物的眼睛轉而微張 (即便是俯視),且面部表情更為細膩豐富 (例如,與其一九三一所作的《農家少女》相較 )。該作中,阮潘正將他的主題個性化:即為人物增添個性。細緻地呈現出人物感性的情緒變化。

《稻田中的女子》是阮潘正藝術生涯末期的重要作品之一。此後,他的才華 - 除少數作品外 – 便在不斷重複、新版本、社會現實主義及各種榮譽中逐漸消磨。

所有這些都削弱了其作品風格:如同畫中的女主角,藝術家也垂下了自己的眼簾。

Jean-François Hubert
越南藝術部資深顧問

更多來自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上午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