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瓷器往往飾以琳琅滿目的花紋圖案,早於新石器時代的彩繪陶器,已有獨特之紋飾。由宋代(960-1279)起,花卉更成為最流行的裝飾主題。
代表之作當數十八世紀的釉瓷,這種設計不但賞心悅目,紋飾也充滿寓意。佳士得倫敦中國瓷器及藝術品部專家龍愷曦表示:「在中國歷史中,意涵是藝術品的重要一環,箇中的連繫往往饒富趣味。」
清乾隆 綠地粉彩纏枝蓮三多紋梅瓶 礬紅六字篆書款,高8½ 吋 (21.5 公分)。估價:40,000-60,000英鎊。佳士得倫敦於2018年5月15日舉行的雍容獨秀—重要亞洲私人珍藏中國藝術瑰寶拍賣中呈獻此拍品。
佳士得倫敦將於5月15日舉行雍容獨秀—重要亞洲私人珍藏中國藝術瑰寶拍賣,領拍之作為典雅精美的綠地粉彩纏枝蓮三多紋梅瓶(上圖),瓶身的花紋優雅精緻,將美學與吉祥寓意共冶一爐。
牡丹與海棠花
.jpg?w=500)
清乾隆 粉紅地粉彩開光玉堂富貴背壺 礬紅四字篆書款,高6⅛ 吋 (15.5 公分)。估價:600,000-800,000英鎊。佳士得倫敦於2018年5月15日舉行的雍容獨秀—重要亞洲私人珍藏中國藝術瑰寶拍賣中呈獻此拍品。
早於公元前九世紀,中國已有牡丹的記載。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深受藝術家與詩人喜愛,也與皇室貴族極有淵源,自唐代(618-907)起便廣種於御花園內。牡丹象徵富貴榮華,也會用來表達愛意或用作臨別之禮。
海棠花則可以配上其他圖案,表達不同的吉祥寓意。「棠」與「堂」同音,後者代表「家堂」。海棠花有時也會與牡丹一同出現,代表「滿堂富貴」。
木芙蓉與月季
.jpg?w=500)
銅胎畫琺瑯萬花錦紋觚式小瓶 「乾隆年製」款,高2½ 吋 (6.4 公分)。估價:30,000-50,000英鎊。佳士得倫敦於2018年5月15日舉行的雍容獨秀—重要亞洲私人珍藏中國藝術瑰寶拍賣中呈獻此拍品。
在眾多芙蓉品種之中,以木芙蓉最受中國人愛戴,是財富與榮耀的象徵。木芙蓉在清晨盛放時為白色,至黃昏則變成粉紅色,其色彩變化為它帶來「醉酒芙蓉」之名。
於部分瓷器上,木芙蓉與月季並放,寓意「長春榮華」。月季幾乎每個月都會開花,因此亦稱為「長春花」,象徵長壽。
菊花與牽牛花
.jpg?w=500)
清乾隆 鬥彩團菊紋蓋罐 六字篆書款,高4½ 吋 (11.6 公分)。估價: 80,000-120,000英鎊。佳士得倫敦於2018年5月15日舉行的雍容獨秀—重要亞洲私人珍藏中國藝術瑰寶拍賣中呈獻此拍品。
梅、蘭、菊、竹合稱「花中四君子」,其中「菊」與「久」因讀音相近,其花瓣更可入藥,故成為長壽與財富的象徵。菊花是秋天的代表,與牡丹一樣早於公元前九世紀已有文獻記載。
牽牛花是喇叭形的藍色花朵,自十五世紀初開始用於中國瓷器上。牽牛花有一典故:相傳有一位農夫因為吃下牽牛花的種子而治好痼疾,於是後來牽著牛到田間蔓生的牽牛花謝恩。另外,牽牛花也是婚姻美滿的象徵。
茉莉花與山茶花
精緻的白色茉莉花芳香撲鼻,於十八世紀常用於裝飾宮殿,並會用來薰香衣服。女士亦愛將茉莉花別於髮上。
中國有多種茶花生長,但以紅色山茶花最常見於中國藝術作品之中。紅色予人歡欣的感覺,亦帶有保祐之意。山茶花於農曆新年期間盛放,因此經常用於佈置家居,祝願來年「花開富貴」。
荷花與蟠桃
.jpg?w=500)
清嘉慶 綠地粉彩連年福壽紋雙獸耳尊 礬紅六字篆書款,高7¾ 吋 (19.8 公分)。估價:80,000-120,000英鎊。佳士得倫敦於2018年5月15日舉行的雍容獨秀—重要亞洲私人珍藏中國藝術瑰寶拍賣中呈獻此拍品。
荷花與佛教的關係密切,既代表清麗脫俗,也由於出淤泥而不染而被奉為聖潔之花。在普通話中,「荷」與「和」同音,上圖瓶上的荷花與蟠桃一同出現,象徵長壽;蟠桃與葫蘆的共同寓意則為兒孫滿堂。
.jpg?w=500)
清雍正 銅胎畫琺瑯粉紅地萬代福壽蓋杯 「雍正年製」款,高2¾ 吋 (7 公分)。估價:30,000-50,000英鎊。佳士得倫敦於2018年5月15日舉行的雍容獨秀—重要亞洲私人珍藏中國藝術瑰寶術瑰寶拍賣中呈獻此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