琺瑯彩酒圓的五個非凡特質

小巧玲瓏的盃身,繪有精緻的梅花和矮竹,還有在花間飛舞的蜜蜂。此酒圓的直徑雖然只有6.3公分,卻令鑑賞家和藏家趨之若鶩

a_fine_and_highly_important_falangcai_ruby-ground_prunus_cup_yongzheng

無比珍罕

能與這個法瑯彩酒圓媲美的珍品屈指可數,其形狀和款式,以及盃底的「雍正年製」字款也顯示出此酒圓於御窯燒製,且應為三世紀前的雍正初年 (1722-1735) 彩瓷。 酒圓敞口、深腹而圈足內收,具備康熙年間御瓷的典型特徵,但盃身的琺瑯色彩獨特講究,風格更為成熟。每朵梅花均以深色線條勾勒輪廓,花瓣中心的色彩濃淺有致,顯示工匠先在無色釉面上直接施彩作畫,然後在施紅彩時保留圖案。

構圖完整的盃身裝飾

盃身上的構圖完整,營造如同觀賞繪畫的效果。把酒圓置於掌心轉動,就像緩緩展開卷軸:紅色背景襯托梅花、枝椏、竹葉、青苔和一雙蜜蜂,形成和諧的構圖畫面,更勝不斷重覆的圖案。

清雍正 琺瑯彩胭脂紅地梅竹紋酒圓 藍料四字宋體字款,估價:40,000,000-50,000,000港元,佳士得香港於11月30日舉行的「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拍賣中呈獻此拍品。

清雍正 琺瑯彩胭脂紅地梅竹紋酒圓 藍料四字宋體字款,估價:40,000,000-50,000,000港元,佳士得香港於11月30日舉行的「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拍賣中呈獻此拍品。

圖案寓意吉祥

梅花是中國藝術的常見題材,象徵長壽、健康、財富、快樂和頤養天年;翠竹則象徵高尚的氣節和品德。蜜蜂屬於雍正御瓷上少見的圖案,但蜂與「豐」及「封」同音,同樣擁有吉祥寓意。

胭脂紅釉展現精湛吹製工藝

工匠在竹管的一端覆蓋紗布,然後吹出粉紅色的琺瑯,形成質感細膩的胭脂紅底色。工匠必須仔細控制吹氣的力量,確保琺瑯能平均分散,填滿圖案的細微之處。通過放大鏡觀賞,可看見胭脂紅琺瑯與花卉、矮竹和蜜蜂的輪廓清晰分明,精細程度令人驚嘆。

來源有緒

酒圓來自二十世紀其中一個最著名的中國私人珍藏,由上海鑑賞家兼藏家胡仁牧(又名胡惠春,西方慣稱J. M. Hu,1911-1995年)以「暫得樓」的名義擁有。胡仁牧致力推廣藝術教育,並將私人珍藏的一批重要瓷器贈予上海博物館,同時資助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等機構。他也是香港「敏求精舍」的創辦人之一。

相關部門

相關拍品

相關拍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