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1963年創作,《喬治‧戴爾肖像三習作》是培根為長期繆斯兼情人喬治・戴爾(George Dyer)所作的第一幅肖像畫,在培根與戴爾相識後三個月內創作。從1960年代早期開始,肖像畫更成為培根作品的核心,他以自己的密友和戀人作為對象。
戴爾是培根創作生涯中最重要的靈感泉源,這件作品見證著二人關係的序幕。後來,培根以戴爾為題材創作出最少40幅引人入勝的代表作,但其中不少是於戴爾在1971年於巴黎身故後所作的。《喬治‧戴爾肖像三習作》中人物臉孔扭曲,展現培根對戴爾的極度迷戀,此作也是他創作的五幅小型戴爾三聯畫之一。

法蘭西斯・培根《喬治‧戴爾肖像三習作》,1963年作。估價:50,000,000—70,000,000美元。此作品將亮相於5月17日佳士得紐約戰後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培根與戴爾的初次邂逅成為藝術世界的傳奇話題,這歸咎於培根指兩人的認識,是戴爾嘗試潛入其工作室時被他當場逮住,這個迷思更在1998年被製作成電影《情迷畫色》。另外,培根亦提供了一個較可信的版本,就是他們在一晚酩酊大醉後相識。無論是哪一個版本,培根都被這位年輕俊男所深深吸引,戴爾擁有如米開朗基羅雕像中的魁梧身軀,同時又散發著一種潛在暴力氣質。兩人是在1963年秋季認識,當時培根差不多54歲,而戴爾則約30歲。
兩個截然不同的男人迅即建立起緊密的友誼,戴爾成為了培根的情人及繆斯,依靠著他,此關係由1960年代起延續至1970年代初。
戴爾是培根創作生涯中最重要的靈感泉源,《喬治‧戴爾肖像三習作》見證著二人關係的序幕。
《喬治‧戴爾肖像三習作》這件作品曾由培根的好友羅爾德‧達爾(Roald Dahl)收藏,二人於1958年的培根巡迴展覽中相識,這位著名作家從此成為培根的忠實粉絲,可惜當時他未有能力收藏其作品。直到1960年代,達爾先後出版《飛天巨桃歷險記》及《查理與巧克力工廠》等名著,亦為007電影《鐵金剛勇破火箭嶺》撰寫劇本,事業如日方中,於是在1964年至1967年期間買下四幅精挑細選的培根作品,當中就包括本次拍賣的這幅三聯畫。
佳士得戰後及當代藝術部副主席Loic Gouzer表示:「戴爾對培根的重要性,就像朵拉‧瑪爾在畢卡索心目中的地位一樣。戴爾的個性和身體特徵也促使培根作出繪畫上的突破,因此他無疑是培根於二十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模特兒。若二人沒有相遇,便不會造就了現今我們所認識的培根。」
Gouzer指出,此作品有力的構圖體現出培根一貫的澎湃力量與複雜心理。《喬治‧戴爾肖像三習作》繪於培根私人生活及事業上最得意的時期。當他於1963年底認識戴爾時,他獲譽為具象畫派的大師。而此前於1962年5月,他在倫敦泰特美術館舉行了首場大型回顧展,其後1963年10月更在紐約古根漢博物館舉行展覽,均大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