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馬像到皇室肖像︰阿爾弗雷德‧芒寧斯爵士的藝術

本專家指南介紹擅長繪畫駿馬、人物肖像和風景畫的著名英國藝術家,並賞析佳士得過往售出的精彩拍品

頁頂圖片:

阿爾弗雷德‧芒寧斯爵士於1925年在賽馬現場創作。照片:Claude Harris/Getty Images. 藝術作品:© Estate of Sir Alfred Munnings, Dedham, Essex. All rights reserved, DACS 2018

阿爾弗雷德‧芒寧斯爵士(Sir Alfred Munnings,1878-1959)是二十世紀最優秀的英國印象派畫家之一,畢生大部分時間均在埃塞克斯郡與修福郡接壤的戴德姆村康絲塔伯鄉度過。他的作品主要繪畫鄉村景色、賽馬及狩獵情景,以及最能展現他人生趣味的駿馬。

芒寧斯爵士的駿馬畫作

芒寧斯繪畫馬匹的精湛技巧,源於童年時在父母位於修福郡的磨坊中賞馬和畫馬的經歷。如今,他的駿馬畫作仍然是其最著名和最具收藏價值的作品。

芒寧斯對吉卜賽生活的濃厚興趣

二十世紀初,年輕的芒寧斯騎馬遊歷英國,並對途中遇見的吉卜賽人和旅者的流浪生活極感興趣。他們有別於傳統的生活方式,以及色彩鮮豔的衣著和馬車,為芒寧斯的多幅早期作品帶來啟發。

大約在此期間,芒寧斯僱用了一名喚作「小蝦」(Shrimp)的年輕馬童,據說二人同樣喜歡喝烈酒。小蝦曾為芒寧斯的多幅戰前作品擔任模特兒,例如2011年於佳士得以262,250英鎊成交的《小蝦前往市場》

芒寧斯與佛羅倫斯·卡特伍德的婚姻

芒寧斯於1912年與第一任妻子、藝術家佛羅倫斯·卡特伍德(Florence Carter-Wood)結婚,但這段婚姻一開始便出現問題,卡特伍德更在度蜜月時企圖自殺。

由於芒寧斯因為工作緣故需要前往倫敦,也愛到修福郡獵狐,因此卡特伍德經常獨自留在康沃爾的家中。她與蒙茅斯軍隊的年輕上校吉爾伯特·埃文斯(Gilbert Evans)發生婚外情後,最終於1914年7月自殺身亡,而這段三角戀亦成為2014年電影《二月之夏》的題材。

由於二人的婚姻短暫,芒寧斯為卡特伍德繪畫的作品亦甚少。

戰地藝術家芒寧斯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芒寧斯自願參軍。由於他的右眼於20歲時因意外失明,加上他非常愛馬,故獲派一份文職工作,負責照料數萬匹送往法國前線的戰馬。

後來,他被派到西部前線的馬場驛站工作,之後獲任命為加拿大騎兵旅的官方戰地畫家。

芒寧斯繪畫了加拿大將領與其戰馬的肖像,以及加拿大林業部隊於木材廠工作的畫面。他繪畫的45幅戰地作品於1919年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展出,這場廣受讚譽的展覽使他獲得各界認可。

2019年,位於戴德姆的芒寧斯美術館展出41幅由渥太華加拿大戰爭博物館借展的畫作,同場亦展出芒寧斯美術館珍藏的藝術家現存寫生簿,當中展示了馬匹於戰時的重要貢獻。

芒寧斯的肖像畫:阿斯特家族、羅斯柴爾德家族與英國女皇

戰後,芒寧斯的駿馬肖像吸引了大西洋兩岸顧客的注意,包括羅斯柴爾德(Rothschild)和阿斯特(Astor)家族,以及馬爾博羅公爵和西敏公爵,他們均委託芒寧斯繪畫肖象。除了溫莎公爵外,芒寧斯亦在事業生涯結束前繪畫了伊莉莎白女王二世與她的冠軍愛駒Aureole於埃普索姆打吡大賽時的情景,其中一幅作品於2016年在佳士得倫敦以2,098,500英鎊成交。

雖然芒寧斯是一位優秀的肖像畫家,但他認為經常出遊的生活令人非常疲憊,反而渴望恬靜無憂的生活,好好繪畫鄉村風景。

芒寧斯對現代主義的厭惡

芒寧斯於1944年當選皇家藝術學院院長,為其藝術生涯的巔峰成就。作為一位向來好辯的藝術家,他在畫作中猛烈抨撃現代主義,更在皇家藝術學院一次晚宴演講中嘲諷現代主義。當時他的好友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也是座上客,演講更經由電台廣播,雖然他的言論在藝壇知識分子中引起嘩然,但亦獲得廣泛支持。

芒寧斯作品全集的作者Lorian Peralta-Ramos曾以這位藝術家對英國田園生活消逝的悲哀之情,解釋他對現代主義的厭惡,他表示︰「看到馬匹被機器取代,他深感痛心。」

戴德姆芒寧斯美術館

芒寧斯的成功,讓他得以於1919年尚當壯年時買下夢想的居所。他與第二任妻子瓦奧萊特·麥克布萊德(Violet McBride)一起於戴德姆的城堡大宅(Castle House)居住和工作,直至1959年逝世。

如芒寧斯所願,他喜愛的城堡大宅如今已成為芒寧斯美術館,館內收藏的芒寧斯作品數量冠絕全球,同時保留了其居所和畫室的物品。

相關部門

相關拍品

相關拍賣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