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

印度裔英国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的成就在当代英国艺术界中独树一帜。 他被誉为自亨利·摩尔(Henry Moore)

以来最伟大的英国雕塑家之一。他用巨型、有机形态、镜面反射的雕塑作品装点世界大都市,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家。 这些非凡的公共雕塑作品,以光影流转、镜面映照,扭曲人们对空间的想像,巧妙游走于艺术与建筑的界线之间,并在优雅的都市环境中展现出奇特且具图腾意味的力量。

卡普尔曾说:“假如杜尚(Duchamp)宣称世上所有物件皆可成为艺术,”他指的是这位法国超现实主义者于1917年将小便器送展纽约的著名行为。 “那么我感兴趣的是这论述的下一步⋯⋯即世上所有物件皆具象征意义。”

卡普尔于1954年出生于孟买,母亲为伊拉克犹太人,父亲是印度教徒。他自幼深受多元宗教与神话传统薰陶。 短暂旅居以色列后,他于1973年移居伦敦,先后于霍恩西艺术学院(Hornsey College of Art)及切尔西艺术学院(Chelsea School of Art)深造。

卡普尔的早期作品,如《仿佛为了庆祝,我发现一座盛开红花的山》(As if to Celebrate, I Discovered a Mountain Blooming with Red Flowers,1981),以几何形状和原色构成,令人联想起印度教仪式中鲜明的红色库姆库玛粉末。 1982年,他代表英国参加巴黎双年展;自八十年代末起,他逐渐淡化色彩,转而创作如《大地》(The Earth,1992)及带有陵墓意象的《坠入地狱》(Descent into Limbo,1992)等作品——这些均是他首次深入探索空间的扭曲与象征潜能,氛围幽深慑人。

1991年,卡普尔在代表英国参加1990年威尼斯双年展后,荣获透纳奖。 随后二十年间,卡普尔逐步奠定了其作为同代最重要雕塑家之一的地位。 2003年,卡普尔获得美国首个公共艺术委约——即现已成为芝加哥地标的《云门》(Cloud Gate,2004–06),亦称“豆子”(The Bean)。 其后,他陆续创作多件举世瞩目的大型公共雕塑,包括巴黎大皇宫的《利维坦》(Leviathan,2011),以及为2012年伦敦奥运设计的阿塞洛米塔尔轨道塔(ArcelorMittal Orbit)。

2009年,卡普尔成为首位在世时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办个展的艺术家。 2013年,他因对视觉艺术的杰出贡献而获封爵士。

浏览卡普尔的雕塑作品


Anish Kapoor (b. 1954)

Blood Cinema

Anish Kapoor (B. 1954)

Mother as a Ship

Anish Kapoor (b. 1954)

Untitled (Green Rainbow Mirror)

Anish Kapoor (b. 1954)

Goddess (Void)

ANISH KAPOOR (NÉ EN 1954)

Sans titre (Void)

ANISH KAPOOR (INDIA/ BRITAIN, B. 1954)

Mirror (Organic Green to Oriental Blue)

Anish Kapoor (b. 1954)

Flash Rainflow

ANISH KAPOOR (B. 1954)

Monochrome (Black/Cobalt Blue)

Anish Kapoor (b. 1954)

White Dark IV

ANISH KAPOOR (B. 1954)

White Dark XIII

Anish Kapoor (b. 1954)

Mirror (Pale Tangerine to Dark Purple)

Anish Kapoor (b. 1954)

Wave Torus Tondo

Anish Kapoor (b. 1954)

Space as Object

Anish Kapoor (né en 1954)

Sans titre (Hex Mi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