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
李曼峰
七星岩雨后
油彩 画布
1956年作
款识:M. F. Lee 56 China(右下)
来源
印度尼西亚 私人收藏

登入
浏览状况报告

拍品专文

创作于1956年《七星岩雨后》(Lot 248)表明李曼峰经过多年发展后的风格演变。李曼峰忠于自己的文化,他描绘蕴含东方情趣的山水题材,但以扎实的西方油画技巧完成,其用色较早期作品明亮。这幅作品显示出一种新的写意风格,对细节极为关注,并高度重视情绪的层面。作品展示了李曼峰对光线、阴影、气氛精湛的掌握。 《归途》(Lot 246)描绘了一名骑驴男子,在壮丽的景色映衬下踏上归家的旅途。李曼峰被美丽的峇厘岛所吸引,并通过他的画向那里的村民致敬。安宁的环境以细腻的笔触加上朴实的色调呈现。李氏以大面积描绘山景,人物只占很小的部份,展现了李曼峰致力呈现迷人的景观。画作的墨色基调伴随着仔细勾勒的云雾缭绕的群山,体现了作者对细节的关注,但同时又营造出宁静而温馨的氛围。作品于1962年完成,是李曼峰成熟作品的代表。 李曼峰被公认为最具影响力的印度尼西亚艺术家,成功融合东西方绘画艺术。他的艺术目标是把中国和西方两个不同的艺术世界连接。在技巧方面,李曼峰把焦点放在西方油画的光线、阴影、油彩着色、空间透视,可是在情感方面,他明显地是植根于东方的。本季呈献的三幅风景画完美呈现李曼峰不断发展的风格。 李曼峰的早期的创作展现了他渊博的西方油画理论和技巧。二战后,他获得奖学金前往荷兰深造,受荷兰绘画的影响,他特别迷恋法国巴比松画派。这影响李曼峰的创作采用较暗的大地色调。在《挺拔的树》(Lot 247)中,橘色和棕色在厚实与充满质感的笔触下散发出乡间的温暖。这段时期,李曼峰所采用绘画风格与19世纪及20世纪初荷兰艺术家的风格颇为相似,都是关注如何通过绘画传达真摰的情感。

更多来自 亚洲二十世纪艺术 (日间拍卖)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