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专文
闵希文
「我从小爱画画,是本性还是遗传,或者两者都有。我今年94岁,进杭州艺专是17岁,画了70多年的画了,回顾一生,纵然历经坎坷,如今已经是体弱眼衰,但只要手能握笔,心有所依,画中有我所思,应该算是幸福的人!」
—闵希文
闵希文,1918年生于常熟,3岁失怙。父亲遗留的美术函授教材成了闵希文艺术学习的最初养料。1935年考入杭州国立美专,1957年被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后重返大学教书。创作于1978年的作品《瓶花与水果》(Lot 263),为艺术家典型的静物绘画题材。由于当时政治的破坏,大环境的逆流,艺术家只能将绘画聚焦在日常生活家中的桌角上,围绕在花卉、水果、水杯、托盘、或勺子等稀松平常杂物中,如《葡萄》(Lot 262)。也许是题材的局限,反而激发了艺术家借物抒情的理解。画面中流露的悠闲与宁静,是通过在各种浓烈色彩的对立找到平衡点。
深受西方印象派的影响,在追求光与色的变化上,有其独特的个性显现,如《绍兴老酒坛子边上的苹果》(Lot 261)和《有青椒和水果的日子》(Lot 260)。张扬的色块与严谨的画面布局如同戏剧中夸张手法形成对比、冲突。艺术家正式通过这样的手法,将主观自我植入静物之中。
创作于1991年的作品《风景》(Lot 264)是相对稀有的风景题材。受苏联写实技法影响,融会艺术家典型特有的黑色勾线、黄绿色调混合绘制的风景,总是显得云淡风轻般的惬意悠扬。对印象派绘画的钻研与学习,也使得艺术家一直追求画面呈现的极致美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