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u Deshu (b. 1948)
仇德树

裂变—山水(晨辉)

细节
仇德树
裂变—山水(晨辉)
宣纸 丙烯 画布
2010年作
签名:云一人仇大 二〇一〇 (右下)

来源
出版
2013年 《仇德树画传》文汇出版社 上海 中国 (图版,第194页) 2010年 《仇德树画集》艺术•浦东 上海 中国 (图版,第86-87页)

拍品专文

“裂变”是仇德树在机缘巧合下,因石板上的裂纹所激发的灵感,创作而成的系列作品。仇德树通过独特的艺术语汇与西方现代艺术精髓的结合,使用宣纸、水墨以及丙烯颜料等媒材,以创新的手法诠释中国传统水墨。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撕裂宣纸时所形成的独特肌理,展示传统水墨之皴法,并且从裂纹中透出艺术家对个人哲学和精神源泉的理解以及探索。宣纸撕裂的毛边,体现了媒材的独特;而这种偶发性的肌理,体现了天趣自然与艺术家对画面精妙控制的结合。其独特的纹路与肌理使画中山水达到气韵生动的意境。 《裂变—山水 (晨辉)》描绘了晨间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时所泛的瑰丽霞光,唤起万籁俱寂的山涧与山石。晨雾缭绕,光线顺着蜿蜒的山势折射出丰富多变的色彩。幻化而成的云彩在裂纹间衬托着山峦之气魄。层层的宣纸和色彩在重迭交错中,呼应着由不同纹理构成的独特构图。 巍峨的山势起伏地耸立在构图中,一方面与西方立体主义为突显主题而使用相互并置的构图手法一曲同工。跳跃、强烈的色彩,也赋予画面动感和趣味性。另一方面,作品中的全景构图,充满宋代山水绘画的要素,通过构图以达到对自然的真实表现。 画面中的高耸主峰,形成自近山而望远山的深远视觉,以及随着从山上飞流直下的瀑布,最终汇流成滔滔江水的高远视觉,均体现了仇德树受到宋代画家郭熙著述的画论中所提到的“三远”构图所影响(高远、深远与平远),为画面营造平和从容、飘渺含蓄的意境,深邃的气韵让观者彷佛置身于气势磅礴、烟雾缭绕的山海间。

更多来自 亚洲与西方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