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ZUO SHIRAGA (1924-2008)
Christie’s guarantee of a minimum price has been f… 显示更多
白髪一雄

海炎

细节
白髪一雄
海炎
油彩 画布

1999年作

款识:白髪99 (中下);Kaien Kazuo Shiraga 24 Feb 1999 海炎 白髪一雄 平成十一年二十四日 (画背)
来源
亚洲 重要私人收藏
出版
2001年《白髪一雄油画及水彩画》展览图录 Annely Juda Fine Art 伦敦 英国 2009年《白髮一雄展:格斗中产生的绘画》安昙野市豊科近代美术馆 豊科町日本 (第366图) 2009年《白髮一雄》浅野泰子编 国立新美术馆 东京 日本
展览
2001年9月20日-10月20日「白髪一雄油画及水彩画」Annely Juda Fine Art 伦敦 英国
注意事项
Christie’s guarantee of a minimum price has been fully financed through third parties.
拍场告示
As no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Lot 53 is subject to a minimum price guarantee that has been financed by a third party who is bidding on this lot and may receive a financing fee from Christie's. Please see the Important Notices in the sale catalogue for full details.

登入
浏览状况报告

拍品专文

白髪一雄出生于1924年,是「具体」最着名的成员之一,他先在京都市绘画専门学校就读,主修日本画,后来进入大坂市立美术研习油画,对日本传统绘画有深入的瞭解。他与金山明 (1924-2006) 以及村上三郎于1952年成立「0会」,并于1955年率领整个「0会」加入「具体」。白髪一雄最脍炙人口的绘画方式就是「用脚作画」,他认为用手作画不但会过度控制,也会不自觉地展现绘画的积习,因此他改用脚来作画。为了实践减少人为操控的「具体」创作理念,他将画布平舖在地板上后,将油彩铺在画布上后用一长棍滚动推匀,接着拉着一条从天花板垂挂的绳索,以赤脚滑行创造出不同图样。一直到70多岁,白髪一雄仍然执持这种创作方式。这种创作理念呼应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行动绘画」或「姿态绘画」的观念。 深度湛蓝 烈之海炎 虽然白髮一雄的行动绘画最初是五十年代历史洪流中的产物,却也是他一辈子艺术生涯的执念。从四十年代末的如立体主义般的半抽象块面切割(Fig. 1),历经五十年代初完全捨弃形体、细碎线条过渡到粗犷笔触(Fig. 2),到1956年实验性质强、完全注重观念的行为艺术(Fig. 3),白髮一雄终于在最基本的绘画元素「颜色」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语彙。他曾说:「自1956年开始,我不再过于执着于行动艺术家的身分。我觉得绘画有一点构图也不错,所以开始使用颜色。在我开始拥抱颜色后,逐渐喜欢上各式各样的色彩,发现这样的作品画面本身亦可蕴含不同的艺术哲思,也更容易被人们理解。」 约略从1958年到1961年,白髮一雄「用脚作画」完成的作品多以艳红、火砖红、印度红、栗色、土赭、沙棕等大地色以及黑白为主调(Fig. 4),尺寸也相当硕大,呼应创作者与地板间的互动特质。接着开始出现海蓝、蓝紫、草绿甚至是粉红等轻快柔和的色调。如此的用色转变也代表艺术家在创作时,开始有计划地执行脑海中若有似无的图象,逐渐脱离完全的即兴创作。白髮一雄自己曾表示,从这个时期开始他作画的原则是六成的身体直觉,剩下四成则会看一下已完成之部分后,再思索下一步该如何进行。 创作于1999年的《海炎》 (Lot 53),是白髮一雄的晚期作品中相当成熟且具气势的作品,画布上的湛蓝颜色清澈如海水、墨黑刚劲有力、朱红则是画龙点睛之笔。海炎在日文中原意为「大海的深度」,与天之苍穹相比,海又更无止尽、深邃且神祕。在将近两公尺高的画布上,画布由边角留白处层层过度至透淨的水蓝,再幻化成带紫的深蓝,最后扎实的黑霸气地盘据中央,创造一无止尽的深渊,不仅将观者深深吸入,更使画面产生凹陷的立体感。几笔恰到好处的红色点与线埋伏在黑暗中,像深海火山爆发的岩浆,带来水火同源的戏剧张力。如此精密的色彩考量,不仅增加画面的空间深度,也绝对给予白髮一雄作品除了「用脚作画」外的艺术价值与吸引力。 有意识与无意识之间 白髮一雄的行动绘画之所如此吸引人,除了画面本身的张力与质感外,就是隐含在画面背后「二元对立」的概念。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长期受到两股不同的力量拉扯──油彩与用来作画的脚、身躯与物质媒材(具体画派认为艺术家不是改变物质,而是将意涵注入到物质中) 、眼与心,最终回到有意识与无意识间的拉扯。 自二十世纪以降,超现实主义首次用佛洛伊德心理学阐释艺术,探讨人类潜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他们对心理与身体间互动的兴趣,后来演变成一种自发性的写作与绘画的技巧「自动性绘画」。「自动性」在心理学中的诠释是「无意识的动作」,专指不经自我意识支配的行为如呼吸、吃饭时张嘴与上阶梯时脚步举起等。法国艺术家阿尔普就将创作过程视为一不经思索的自然动作,他将大小不一的蓝与白剪纸方块从空中洒下,自然落在画布上排列组合就是一件完成的作品,完全屏除人为操纵的因素(Fig. 5)。透过将无意识的动作与艺术自动性相结合,艺术家能不受素材间的性质约束,以创造作用为主,希望从创造的技术过程中,解放心灵与思绪,以强调「无意识的自动作用」之重要性。 在白髮一雄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脚、身躯与心是无意识的载体,呈现直觉、随兴与心之所向,它们如一股强劲力道、嘶吼着想冲破画框的限制。油彩、物质与眼三者合一成为有意识的总和,它们替画面构图建构一个规范,将想冲破画框的能量拉回来,制衡它本能性的狂野。如果无意识带来画面上的线条迴路,引导观者的视线、产生循环的动能态势,有意识就是有菱有角的画布,利用古典绘画善用几何形状相迭以产生动感的传统,用长方形困住弧形的构图,给予画面内蕴、蠢蠢欲动的能量(Fig. 6)。 这两个相互拉扯的元素是行动绘画的关键,在相对抗的基础上达到平衡。不管创作的行为多么狂暴、媒材多么新颖、用色再如何多样,这个平衡一旦消失,剩下的不过是充满溷乱且缺乏紧凑力度的油彩爆发。《海炎》画面上两道粗犷的黑色直立大笔,刚健如整体构图之骨干,反应白髮一雄对画面安排的考量;然而此骨干却又蕴含弯曲的转折与蜿蜒的色彩渐层轨迹,这则是用脚作为画笔所产生的细腻变化。与其说白髮一雄有缜密的构图计画,思想与身体的调和妥协,不仅需要纯熟掌握画面的能力与複杂的精神理智超作,更是展现艺术家天赋、眼光与直觉的最佳表现。

更多来自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晚间拍卖)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