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U DESHU (B.1948)
仇德树

裂变︰晴天霞光

细节
仇德树
裂变︰晴天霞光
压克力 纸本 裱于画布


2006年作

签名︰云一人 (右下)
出版
2008年《仇德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上海 中国 (图版,第45页)
展览
2008年1月 「仇德树个展」 上海美术馆 上海 中国

登入
浏览状况报告

拍品专文

仇德树为中国实验派艺术家,亦为中国当代水墨画的倡导者。他早期于上海画派学习所获得的经验使他能够创作出独特的「裂变」系列作品。仇德树从风化斑驳的岩板获得灵感,将这些复杂而又细致的裂痕应用于他的创作。他利用宣纸的特性,首先将宣纸浸湿,接着用锐利的工具加以剪裁,创造出宣纸粗糙的边缘纹理,并藉此暴露宣纸表面下的层次。这些暴露出来的层次随着分裂与改变的过程不断演化。过去三十年来,仇德树的裂变作品从简单构图进化至复杂状态,而正是这些裂变的纹理使我们明白他的创作历经何种演化。 在《裂变—本原—伟力 第四号》(Lot 520)中,仇德树利用中国传统的裱褙技术,配合涂有墨汁、矿物颜料,或液态蜡的纸,自由拼接出多样化的层次。他运用宣纸与墨水进行创作之目的是为了向中国传统艺术技法致敬。在「本原—伟力 」系列作品中,仇德树透过反复描绘佛教神明,再现古丝路与佛教石窟庙宇所蕴含的神圣力量,进而创造出一系列大胆而又发人深省的当代意象。同时,他对于革命性裂变技巧之应用亦引起观者对「道」—亦即宇宙万物运行之道—的关注。他的作品以其所展现的独立精神为特色,并在承平时期发挥劝世之效,尽管有时亦给人一种变幻莫测之感。仇德树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山水画,使之成为其「裂变」系列作品的主题。《裂变︰晴天霞光》(Lot 521)这件作品近似于宋代艺术风格,艺术家对山峦的层迭安排创造出诗意氛围。其对轮廓的加强与色层的渐增则近似于壁画技法,这也是他用以转变中国山水画传统的两大技巧。《裂变︰晴天霞光》这件作品呈现出意象、多样性与平面性等现代元素。仇德树利用宣纸的纹理层次,在山峦迭嶂与丰富色彩中崭露视觉深度,进而创造出具有高度现代感的中国山水画。

更多来自 亚洲当代艺术 (日间拍卖)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