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专文
鹫见康夫积极寻找新的创作方式,后来于1955年加入了「具体艺术运动」。在嶋本昭三的鼓励下,鹫见康夫在企图把油彩的表达力进一步推前。他从绘画方法和工具入手,从而引发油彩更多方面的表现。鹫见康夫以震动器、算盘、传统日式雨伞等作画,画作不限于画布、纸本,还有纱网等等。鹫见康夫积极参与日本国内及海外重要展览,包括1993 年「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
鹫见康夫曾撰文「我的艺术概念」中表达:「当我创作时,我是满心『投入』,同时『抛开严肃』和『抛开理性』。『投入』于我而言是种灵性上的自由,让我可以争脱局限,激发我的无限潜力。我所指的『抛开严肃』是拒绝过去。在人类社会中,旧日遗留下来的符号、法律和规则仍然存在。拒绝过为的就是未来。『抛开责任』指的是人类回归至最初的形态。意思是人类免去了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束缚。人类本身拥有强大的力量,而人类向这种力量投降时,抛开严肃和理性,这便真正地体现人类真实的形态。」可见自由、释放潜意识是创作的关键。
作品都是相当能启发思考的。《作品》(Lot 90) 及《作品》(Lot 91) 的创作方式充满新意,叫人意想不到。艺术家以木伞或是算盘带动颜色,线条既有种因工具本身而出现的机械性,但在艺术家的潜意识带动下便充满了韵律感。《作品》(Lot 90) 中,鹫见康夫用黑色的漆背景,再以日式算盘等带动红色油彩,在画面滚动出流畅的纹理,在阔大的曲线之内,算盘的木珠又滚出平衡的幼线条,最后艺术家以具溶解性液体在画面表层用木棍轻轻的拖拉,木棍经过的地方便把红色的油彩溶解,产生出参差不平的肌理,底层的漆甚至也溶解,形成几度流动的黑色轨迹。鹫见康夫创作方式并不只是加法,更是减法,也是带有毁坏性的。他把油彩溶掉的作画方式,使油彩出现更复杂的层次,微细孔洞、磨损、出现厚薄不一的油彩层、和别的颜料混在起。鹫见康夫曾这样形容自已的绘画结果:「许多有力的线便因而出现了,对我而言,这种结果是人们没法用自己的力量绘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