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 AILI (B. 1979)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贾蔼力(1979年生)

无题

细节
贾蔼力(1979年生)
无题
油彩 画布
154 x 149 cm. (60 5/8 x 58 5/8 in.)
2014年作
款识:JAL 2014. (右下
来源
新加坡 季节画廊
现藏者购自上述来源

荣誉呈献

Jacky Ho (何善衡)
Jacky Ho (何善衡) Senior Vice President, Deputy Head of Department

拍品专文

贾蔼力1979 年出生于中国辽宁丹东,这个东北城市与北韩相隔着一条鸭绿江, 一种瞹眛的距离——这边的人民从八十年代等待对岸朝鲜改革开放,兴起这边的重工业;直到今天,丹东人民继续等待对岸富起来,开放边境,振兴丹东的进出口运输。这种持之以恒地等待一个未知,仿佛定调了贾蔼力作品中的世界 观:世界处于巨变边缘,主角伺机而动,准备参与这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无题》骤眼看是熟悉的贾蔼力画风:个体漫漫踱步于荒诞国度,仔细一看当 中的叙述却不寻常。艺术家早期罕有使用的明快色彩从右上方斜劈而下,大笔 油彩颜料搅动起一个多维度的空间。本拍品沿用《疯景》系列经典水准直线形式构图,再加入透视效果和超现实主题、角度:画面前方不再是大家熟悉贾蔼力的颓垣败瓦,而是透视着地平线下巨型骷髅手臂和后方的一片浑沌,令人联想到达利有关时间、空间的处理。骷髅从后拥抱着红火球人,两者都隐藏在身 穿生化防护服的个体和浮城之后。防护服主角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白色包裹, 踌躇着要否步往带有苏俄建筑色彩的浮城,构成充满预言符号的画面。贾蔼力 与部份西方来自前共产国家的艺术家一样,如来自罗马尼亚的艾德里.安格尼 (Adrian Ghenie)、前东德的尼奥.罗施 (Neo Rauch),他们都使用人们过 往熟悉的图式,语境虽然不一样,但都具有其独特的切入点,呈现了新一代如 何了解世界、历史的视角。

艺术家承认「好几件作品里这个头上着火的人旁边都有一个骷髅在拥抱他,在[他]的想像里,这才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本体,对生命、青春来说,死亡的镜像也同时存在」。红火球人这个意象早于2006 年开始酝酿,于2011 年成形, 《无题》中红火球人尾随着贾蔼力作品反覆出现的骷髅头。这幅作品的红火球 与骷髅不合常理比例地巨大,头部几乎与整栋楼房一样高,造成视觉上极大的 冲击。骷髅头的右手笔触延续了《疯景》系列签名式的闪电笔锋,刚劲线条带 有艺术家强烈的个人风格。这些隐喻骷髅手臂的刷笔,耐人寻味地伸向浮城的 底部,不知道是伸手支撑它继续浮动,还是别有用心打算把它拿下。比例夸张的骷髅张手拥抱一座城市,甚有哥雅《巨人》(Francisco de Goya's The Colossus)的影子,庞大的超人类与卑微的平民对立,呈现各方挣扎求存的韧力、在绝景奋力生活下去的期许。贾蔼力曾解释他作品中的错觉:「很多绘画使人产生错觉以后,会让人不经意而安住在错觉当中,我有时想让错觉变得不那么舒适,以此引发观者的思考。由于不适应,他们会对此产生一些怀疑, 如果因此能够细细去地试着体会创作者在真实创作中最微妙的感知和用意,那么当人们再去看待各种艺术流派或者艺术形式的作品时,就会出现新的视角和认识」。

《无题》把各种矛盾图样并置画中,画面张力被推至一种史诗式高度。防护服主角依旧沉寂踱步,似乎蓄势待发准备要应对,又似是一副「以不变应万变」 之态,让观画的人代入其中,进入艺术家新生代对世界、对未来的想像。

更多来自 现代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