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jpg?w=1)
.jpg?w=1)
.jpg?w=1)
中華書局鄭健廬家族珍藏(編號133-134)
明/清 釋今辯(1638-1697)、釋今帾(1618-1690)、釋今印(17世紀)、釋今無(1633-1681)、釋今覞(1619-1678)、釋今壁((?-1695)
海雲六釋遺墨
细节
明/清 釋今辯(1638-1697)、釋今帾(1618-1690)、釋今印(17世紀)、釋今無(1633-1681)、釋今覞(1619-1678)、釋今壁((?-1695)
海雲六釋遺墨
水墨紙本 手卷
27.5 x 215 cm. (10 7⁄8 x 84 5⁄8 in.)
六今詩文不錄,各落款共鈐印十二方。
卷後冒廣生(1873-1959)、葉恭綽(1881-1968)、貞白(20世紀)、汪屺(1899-?)題跋,共鈐印八方。李仙根(1893-1943)藏印:小容安堂(二次)小容安堂藏、仙根心喜、秋波琴館
胡毅生(1883-1957)題引首:海雲禪藻。胡毅。
鈐印:胡毅、隨齋、盧陵、斷塵想室
馮康矦(1901-1983)題簽:海雲六釋遺墨。小容安堂藏。康矦簽。
鈐印一方
註:本卷收有嶺南地區雷鋒山上名刹海雲寺的六位今字輩僧人書法。明末清初之際,反清志士投身至開山祖師天然和尚門下,當中著名的有所謂的“十今”。他們多為曾追隨南明的文人士族,投身佛門並成為著名詩僧和書家。海雲弟子還選編了《海雲禪藻集》,足見海雲寺弟子文風之盛。據冒廣生和汪屺題跋,本卷應為恭賀同門釋今儆六十大壽之賀禮。原本壽詩數量應不止如此,但能集有其中之六已經實屬難得。
本卷與134號拍品均為汪屺舊藏。汪屺,汪精衛兄汪兆銓之子,由汪精衛資助赴法國留學,曾任廣州市市長等職。兩卷後來歸鄭健廬珍藏,並由家族傳承至今。鄭健廬(1892-1980),字子健,又名馭鑣、家騏,出生於廣東書香世家,與其六弟鄭子展(1898-?)於三十年代一同主理中華書局港澳地區業務。
冒廣生,字鶴亭,號疚齋,江蘇如皋人,生於廣東廣州。中國文化名人、詩人、官員、收藏家。汪屺,汪精衛兄汪兆銓之子,由汪精衛資助赴法國留學,曾任廣州市市長等職。
李仙根,字仙根,名蟠,香山縣石岐人。民國政要、書畫家。他早年便加入同盟會,並曾任孫中山秘書,是他的重要追隨者。著有《嶺南書風》、《小容安堂詩鈔》等。
海雲六釋遺墨
水墨紙本 手卷
27.5 x 215 cm. (10 7⁄8 x 84 5⁄8 in.)
六今詩文不錄,各落款共鈐印十二方。
卷後冒廣生(1873-1959)、葉恭綽(1881-1968)、貞白(20世紀)、汪屺(1899-?)題跋,共鈐印八方。李仙根(1893-1943)藏印:小容安堂(二次)小容安堂藏、仙根心喜、秋波琴館
胡毅生(1883-1957)題引首:海雲禪藻。胡毅。
鈐印:胡毅、隨齋、盧陵、斷塵想室
馮康矦(1901-1983)題簽:海雲六釋遺墨。小容安堂藏。康矦簽。
鈐印一方
註:本卷收有嶺南地區雷鋒山上名刹海雲寺的六位今字輩僧人書法。明末清初之際,反清志士投身至開山祖師天然和尚門下,當中著名的有所謂的“十今”。他們多為曾追隨南明的文人士族,投身佛門並成為著名詩僧和書家。海雲弟子還選編了《海雲禪藻集》,足見海雲寺弟子文風之盛。據冒廣生和汪屺題跋,本卷應為恭賀同門釋今儆六十大壽之賀禮。原本壽詩數量應不止如此,但能集有其中之六已經實屬難得。
本卷與134號拍品均為汪屺舊藏。汪屺,汪精衛兄汪兆銓之子,由汪精衛資助赴法國留學,曾任廣州市市長等職。兩卷後來歸鄭健廬珍藏,並由家族傳承至今。鄭健廬(1892-1980),字子健,又名馭鑣、家騏,出生於廣東書香世家,與其六弟鄭子展(1898-?)於三十年代一同主理中華書局港澳地區業務。
冒廣生,字鶴亭,號疚齋,江蘇如皋人,生於廣東廣州。中國文化名人、詩人、官員、收藏家。汪屺,汪精衛兄汪兆銓之子,由汪精衛資助赴法國留學,曾任廣州市市長等職。
李仙根,字仙根,名蟠,香山縣石岐人。民國政要、書畫家。他早年便加入同盟會,並曾任孫中山秘書,是他的重要追隨者。著有《嶺南書風》、《小容安堂詩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