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jpg?w=1)
.jpg?w=1)
.jpg?w=1)
靈漚長物:江兆申藏中國書畫(編號676-680)
陳淳 (1483-1544)
草書李白《襄陽歌》
细节
陳淳 (1483-1544)
草書李白《襄陽歌》
水墨紙本 手卷
27 x 722 cm. (10 5⁄8 x 284 ¼ in.)
釋文:
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蘺花下迷。
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
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公醉似泥。
鸕鷀杓,鸚鵡杯。
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
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醱醅。
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築糟丘台。
千金駿馬換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
車旁側掛一壺酒,鳳笙龍管行相催。
咸陽市中歎黃犬,何如月下傾金罍?
君不見晉朝羊公一片石,龜頭剝落生莓苔。
淚亦不能為之墮,心亦不能為之哀。
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鐺,李白與爾同死生。
襄王雲雨今安在?江水東流猿夜聲。
題識:嘉靖壬寅(1542年)道復書于城南草堂,時值多乖,無怪其□足觀也。
鈐印:白陽山人、陳氏道復
江兆申(1925-1996)題跋,共鈐印四方。
藏印:江兆申(1925-1996):茮原私記(十次,騎縫印)、靈漚館、欹枕時驚落蠹魚、足吾所好翫而老焉、即事多所欣將我心換你心始知相憶深
一印殘缺
江兆申題引首:
鴻飛獸駭。陳道復書李青蓮《襄陽歌》後第四百二十九年茮原江兆申用乾隆紙補為題首。
鈐印:江兆申印、略兼止辭、人謂之樗
江兆申題簽:陳淳草書李白《襄陽歌》長卷。辛亥(1971年)冬兆申。
鈐印:兆申、茮原
草書李白《襄陽歌》
水墨紙本 手卷
27 x 722 cm. (10 5⁄8 x 284 ¼ in.)
釋文:
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蘺花下迷。
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
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公醉似泥。
鸕鷀杓,鸚鵡杯。
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
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醱醅。
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築糟丘台。
千金駿馬換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
車旁側掛一壺酒,鳳笙龍管行相催。
咸陽市中歎黃犬,何如月下傾金罍?
君不見晉朝羊公一片石,龜頭剝落生莓苔。
淚亦不能為之墮,心亦不能為之哀。
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鐺,李白與爾同死生。
襄王雲雨今安在?江水東流猿夜聲。
題識:嘉靖壬寅(1542年)道復書于城南草堂,時值多乖,無怪其□足觀也。
鈐印:白陽山人、陳氏道復
江兆申(1925-1996)題跋,共鈐印四方。
藏印:江兆申(1925-1996):茮原私記(十次,騎縫印)、靈漚館、欹枕時驚落蠹魚、足吾所好翫而老焉、即事多所欣將我心換你心始知相憶深
一印殘缺
江兆申題引首:
鴻飛獸駭。陳道復書李青蓮《襄陽歌》後第四百二十九年茮原江兆申用乾隆紙補為題首。
鈐印:江兆申印、略兼止辭、人謂之樗
江兆申題簽:陳淳草書李白《襄陽歌》長卷。辛亥(1971年)冬兆申。
鈐印:兆申、茮原
出版
《江兆申行書小楷集》,圓神出版社,台北,1997年7月,無頁碼。(題跋)
更多详情
靈漚長物:江兆申藏中國書畫
佳士得榮幸呈獻台北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著名學者、藝術家江兆申的中國書畫收藏。
江兆申作為中國古典書畫領域的權威,以其深厚的學術造詣與鑒藏眼光,對學界、博物館產生了深遠影響。他的私人收藏涵概了明代至二十世紀的重要作品,充分體現了他畢生對學術與藝術傳承的專注與追求。
江兆申(1925年生於安徽歙縣),字茮原,出身書香門第,自幼由父母授課,學習讀書寫字,並很早開始接觸篆刻。他年僅八歲即能為人作畫題聯,九歲時在舅父的引薦下,有幸在上海拜訪大畫家黃賓虹。
1949年5月,江兆申與夫人從中國遷居台灣。同年,他致信同樣剛遷台不久的著名書畫家溥儒,表達拜師學習之願,獲溥氏欣然應允,遂正式拜入寒玉門下,研習傳統經史子集與書畫諸藝。追隨溥儒受學之外,江兆申數十年間潛心研究中國歷史、文學與藝術。他積極參與並發起多個在台灣極具影響力的藝術社團,包括與傅申共同創立的「七修金石書畫會」、與王壯為合作的「海嶠印集」以及與梁寒操共同組建的「明夷詩社」。這些社團致力於推動書畫、印學與詩詞的研究與交流,奠定了江兆申在學界與藝壇的地位。除了學術活動與成就外,江氏亦不斷精進自身藝術創作。
1965年,江兆申在台灣舉辦首場個人畫展後,同年獲薦進入台北故宮博物院任職,起初為副研究員。1969年,應美國國務院邀請,江氏以美國密西歇大學客座研究員身份留美一年,不但訪問了當地中國書畫之重要公私收藏,也完成十六世紀蘇州地區畫家活動情形之研究。在近三十年的博物館生涯中,他發表了大量關於明代畫家如唐寅(1969年)與文徵明(1977年)的研究成果,並策劃了多個重要展覽,包括1972年的《吳派繪畫九十年》。1978年,晉升為副院長兼中國書畫處處長。其深厚的學識與卓越的領導能力,廣受博物館業界與藝壇友好尊重。江氏於1991年退休,遷居南投埔里,潛心致力於繪畫創作。
江兆申一生收藏之中國書畫收藏,自成體系,蔚為大觀。收藏亮點包括明代書法家陳淳的書法,以及黃賓虹、溥儒等近現代大家的繪畫。日場拍賣之外,佳士得同時將於10月28日至11月11日舉行網上拍賣,遴選江氏收藏中一批重要書畫、墨硯與碑帖珍品,呈現這位現代學者、文人雅士獨具品味的藝術世界。
佳士得榮幸呈獻台北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著名學者、藝術家江兆申的中國書畫收藏。
江兆申作為中國古典書畫領域的權威,以其深厚的學術造詣與鑒藏眼光,對學界、博物館產生了深遠影響。他的私人收藏涵概了明代至二十世紀的重要作品,充分體現了他畢生對學術與藝術傳承的專注與追求。
江兆申(1925年生於安徽歙縣),字茮原,出身書香門第,自幼由父母授課,學習讀書寫字,並很早開始接觸篆刻。他年僅八歲即能為人作畫題聯,九歲時在舅父的引薦下,有幸在上海拜訪大畫家黃賓虹。
1949年5月,江兆申與夫人從中國遷居台灣。同年,他致信同樣剛遷台不久的著名書畫家溥儒,表達拜師學習之願,獲溥氏欣然應允,遂正式拜入寒玉門下,研習傳統經史子集與書畫諸藝。追隨溥儒受學之外,江兆申數十年間潛心研究中國歷史、文學與藝術。他積極參與並發起多個在台灣極具影響力的藝術社團,包括與傅申共同創立的「七修金石書畫會」、與王壯為合作的「海嶠印集」以及與梁寒操共同組建的「明夷詩社」。這些社團致力於推動書畫、印學與詩詞的研究與交流,奠定了江兆申在學界與藝壇的地位。除了學術活動與成就外,江氏亦不斷精進自身藝術創作。
1965年,江兆申在台灣舉辦首場個人畫展後,同年獲薦進入台北故宮博物院任職,起初為副研究員。1969年,應美國國務院邀請,江氏以美國密西歇大學客座研究員身份留美一年,不但訪問了當地中國書畫之重要公私收藏,也完成十六世紀蘇州地區畫家活動情形之研究。在近三十年的博物館生涯中,他發表了大量關於明代畫家如唐寅(1969年)與文徵明(1977年)的研究成果,並策劃了多個重要展覽,包括1972年的《吳派繪畫九十年》。1978年,晉升為副院長兼中國書畫處處長。其深厚的學識與卓越的領導能力,廣受博物館業界與藝壇友好尊重。江氏於1991年退休,遷居南投埔里,潛心致力於繪畫創作。
江兆申一生收藏之中國書畫收藏,自成體系,蔚為大觀。收藏亮點包括明代書法家陳淳的書法,以及黃賓虹、溥儒等近現代大家的繪畫。日場拍賣之外,佳士得同時將於10月28日至11月11日舉行網上拍賣,遴選江氏收藏中一批重要書畫、墨硯與碑帖珍品,呈現這位現代學者、文人雅士獨具品味的藝術世界。
拍场告示
Please note the additional literature:
LITERATURE:
Collection of Running Script Calligraphy by Chiang Chao-shen, Yuan Shen Press, Taipei, July 1997, unpaginated. (Colophon)
請注意:本作品增加以下出版:
出版:《江兆申行書小楷集》,圓神出版社,台北,1997年7月,無頁碼。(題跋)
LITERATURE:
Collection of Running Script Calligraphy by Chiang Chao-shen, Yuan Shen Press, Taipei, July 1997, unpaginated. (Colophon)
請注意:本作品增加以下出版:
出版:《江兆申行書小楷集》,圓神出版社,台北,1997年7月,無頁碼。(題跋)
荣誉呈献

Carmen Shek Cerne (石嘉雯)
Vice President, Head of Department, Chinese Pain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