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绘画于过去十五年来备受藏家追捧,佳士得专家游世勋解释当中因由。「即使宫廷绘画的画家受到严格的宫廷要求约束。」他们的作品仍能够富有「个人风格以及出色的典雅品味」。
1644至1911或1912的清朝年间,宫廷画家也沿用一套特定的技法,例如以干擦技法绘画山峦,以泼墨、水带墨及墨水自由流动的效果营造层次之间的留白效果。游世勋解释,宫廷画家专用的纸质亦同样重要。
乾隆是清朝第四任君主,1735年至1796年间在位逾六十年,是中国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游世勋称:「乾隆皇帝的收藏其实主要来自于一些臣子供奉,再来就是继承前朝的收藏。」但乾隆也有「供养一些宫廷的画家,替宫廷皇室服务」,并委托他们创作特定的作品,个中的代表作是董邦达的《桃源春晓》,此画将于11月28至29日在香港举行的「中国古代书画」拍卖中呈献。
乾隆帝亦爱好诗词,并会为特定作品题诗,其中一幅最著名的作品是张宗苍的《虚斋鹤梦》,作品同样会于11月28至29日举行的拍卖中登场。
研究宫廷绘画时,画上色彩夺目的印章是鉴定作品质素的重要指标。游世勋表示:「藏家会对比印章以追溯作品来源。」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很多宫廷的纸跑出来」,而二十世纪其中一位最重要的中国艺术家张大千,亦因而能取得他特别喜爱的宫廷用纸。张大千的巨作《青绿山水》将会在11月26日于香港举行的「先锋荟萃」特拍中现身,在这场晚间拍卖中与其他现代及当代亚洲大师的作品平分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