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ic Gouzer形容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为「神话与现实交错的世界」,并认为这个地区「很奇妙,拥有强大的力量」,解释了许多艺术家也慕名而至的原因。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3 - 1903)于1888年第二次畅游布列塔尼时绘画《海浪》(La Vague)。在文森‧梵谷(Vincent van Gogh)的介绍下,高更结织艺术家艾米尔‧伯纳德(Emile Bernard),他们交流艺术意念和心得后,高更采用全新的视觉风格,转至主观、反自然主义和原始主义的手法。此画由佩吉及大卫.洛克菲勒夫妇于1966年买下,体现高更全新的原始主义画风,尤其为朱红色的海滩和五彩缤纷的海浪。画作于勒普尔迪的海滩上创作,Gouzer形容那里是「来势汹汹而无情的地方」。他的父亲生于布列塔尼,而他的高曾祖父辈更是高更的好友和医生。他说:「长大的时候听着有关的故事,当然还会欣赏他的作品。」
高更是一位真正的现代艺术家,即使他已逝世115年,但作品毫无陈旧落伍的感觉。Gouzer认为高更在这幅力作中尝试「摆脱形式和视觉的束缚,希望在画作中融入一点的梦幻气息。」曾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担任出版部主管多年的Monroe Wheeler,对作品也印象深刻,甚至将《海浪》形容为「西方艺坛最富原创性海景画之一」。
.jpg?w=500)
保罗.高更(1848 – 1903) 《海浪》,1888年8月至10月作,油彩 画布 ,23. ⅞ x 28. ⅞吋(60.8 x 73.4公分)。 估价:7,000,000 – 10,000,000美元。 佳士得纽约于2018年5月8日举行的「佩吉及大卫‧洛克菲勒夫妇珍藏:十九及二十世纪艺术晚间拍卖」中呈献此拍品。
Gouzer评论作品的创新角度时表示:「此画的观点亦非常引人入胜,因为这个角度只有透过航拍机才能看到,但高更认定这是画布在结构上所需要的凝聚力和构图,这亦是他想表达的事物,对于当时来说这是一大突破,并带来下一步发展,那正是抽象派。」
研究高更的学者发现他可能在退潮时爬到长满野草的岩顶观察,亦有人猜测他以照片为蓝本,因为只有相机能以画中的角度捕捉岩石和蜿蜒的海岸线。
「对于当时来说这是一大突破,并带来下一步发展,那正是抽象派。」
然而,肯定的是艺术家在1888年夏天深受日本版画影响。高更在写给朋友兼画家苏芬内克(Claude-Emile Schuffenecker)的信中提到,他开始研究「日式的」东西,并提到碧草如茵和白色的天空,虽然显然并非指《海浪》一画,但画作的俯瞰角度和对角轴也显示当时他想起日本版画。
作品标题、穗状的海浪和海滩上的细小身影,皆直接借用葛饰北斋的作品,可见日本对他的影响深远。若没有那两位穿着维多利亚时期泳装的泳客,也难以估计水中的深色岩石是近看之下的嶙峋小鹅卵石,还是俯瞰时看到露出水面的巨型岩石(结果证明是后者)。

《海浪》挂于洛克菲勒夫妇在曼克顿家中的书房。
大卫与佩吉‧洛克菲勒夫妇在拍卖中投得《海浪》,大卫忆述:「佩吉不会经常翻阅拍卖图录,但每次细阅总会找到非常出众的佳作,高更的《海浪》便是一例……我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把它买下来了。我一直非常欣赏这件作品,也很庆幸佩吉发现到此画。」《海浪》由1966年起只展出过两次,后来一直挂于夫妇二人在曼克顿家中的书房内。
Gouzer认为这幅杰出的油画简洁地将他生活中的重要元素结合起来,包括布列塔尼的海岸风光和文化、其家族与高更的关系,还有他毕生对海洋的热爱。作为致力保护全球海洋环境的国际倡议组织Oceana的董事会成员,Gouzer与大卫和佩吉的长子和媳妇小大卫和苏珊‧洛克菲勒共事。
Gouzer微笑道:「洛克菲勒家族拥有非凡珍藏,他们本身也是显赫家族。」对他而言,佳士得能在5月的拍卖中呈献这幅珍品,的确「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