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短谈:巧夺天工的白玉观音像

中国瓷器及艺术品专家何玉清(Kate Hunt)剖析为何这尊将于5月14日佳士得伦敦拍卖中亮相的精致珍罕白玉观音坐像连碧玉莲花座,会教藏家引颈以待。

几千年来,中国人也对玉石推崇有加,更胜金银。佳士得伦敦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总监何玉清(Kate Hunt)表示,在古代中国文化中,玉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文人雅士更喜以玉喻人。

何玉清解释:「玉象征君子和忠贞,最重要的是,玉象征高尚美德。玉亦有长寿不老的吉祥寓意。」

她指玉非常坚硬,几乎无法雕刻,必须利用沙和水等打磨物料,或各种钻孔工具打磨玉石。

清乾隆 白玉观音坐像连碧玉莲花座。 高(观音坐像):2⅝吋(6.8公分);高(连碧玉莲花座):3⅜吋(8.8公分)。估价:35,000-45,000英镑。此拍品于2019年5月14日佳士得伦敦地藏山房珍藏中国玉器拍卖中呈献。

何玉清表示:「要打磨这尊小巧观音像上的浮雕和精细披帛需时数月,不得不钦佩制造此像的玉雕工匠,精湛技艺堪称匠心独运。」

这尊精巧玉雕出自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塑像,将于5月14日在伦敦举行的「地藏山房珍藏中国玉器」拍卖中呈献。

这批瞩目的中国玉器珍藏汇聚琳琅满目的玉石珠宝、玉牌、神像和动物把件,大部分由一位著名台湾学者兼中国玉器藏家于1970年至1990年间入藏,并由其儿子继续扩展珍藏。何玉清表示:「这尊观音像由父亲于1990年前购入,现在首度亮相拍卖市场。观音像精雕细刻,小巧玲珑,而且当中的典故题材罕有,必定教中国玉器藏家引颈以待。」

「亚洲藏家的喜好主导着市场,而他们对清乾隆时期的白玉尤其钟爱。」──何玉清

观音是中国艺术的常见题材,通常手持净瓶或宝钵;此观音像则身披长袍,优雅地盘坐在碧玉双莲座上,双手捧着一颗相信为「夜明珠」的圆珠。

圆珠令人想起中国明代(约十六世纪)的著名故事《南海观音全传》,故事讲述海龙王为答谢观音菩萨的救子之恩,向其献上一颗夜明珠。这颗珍贵的夜明珠光芒闪耀,让观音能在夜间读经。

此像小巧玲珑,典故题材罕有,由此可见它极有可能是一尊私藏珍品,由信仰虔诚的富人供奉于家中佛坛。

虽然玉石有不同颜色,但源自清乾隆时期的白玉最受十八世纪中国藏家青睐。何玉清解释:「因为白玉代表纯洁,在中国也与佛教的关系密不可分。」

至于现时的市场趋势如何?「亚洲藏家的喜好主导着市场,而他们对清乾隆时期的白玉尤其钟爱。」何玉清答道。

相关部门

相关拍品

相关拍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