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隽永线条,典雅姿态”——宋瓷的永恒之美

从定窑大盌到龙泉青瓷瓶,「淡扫蛾眉 - 颂德堂藏中国宋代瓷器」凸显出宋瓷恒久不变的动人魅力

这尊北宋年间的定窑划花牡丹纹葵口大盌,色调端庄素净,纹饰细腻精美,是宋代宫廷御用瓷器的典例。

“颂德堂藏宋瓷的线条简洁典雅,纹饰简约隽永,工艺精美无瑕,釉面温润光亮。”佳士得亚太区副主席安蓓蕾(Pola Antebi)感叹道。宋代推崇色调素雅、形状多变的瓷器,今日许多二十一世纪的陶瓷艺术家亦秉承这一风格进行创作。已有千年历史的文物如何能具有此般现代风韵?想来亦令人啧啧称奇。

本季呈献的「淡扫蛾眉 - 颂德堂藏中国宋代瓷器」精选一系列独特精致的茶碗、盖盒、瓷瓶、香炉等传统茶道必需之器皿,将于2021年12月3日在佳士得香港秋季拍卖中隆重亮相。

宋代瓷器

“宋代瓷器以其精美典雅的器型、纯净温润的釉色、简约大气的纹饰而为世所知。”安蓓蕾介绍道。

宋代瓷器于公元960至1279年烧造,其价值主要取决于出产的瓷窑,当中以汝窑、官窑、哥窑、定窑及钧窑五大名窑的出品最为珍贵,为宫廷御用瓷窑。

五大名窑出产的瓷器多种多样,各大瓷窑均有各自独特的釉色。

定窑以其乳白(亦有棕色或黑色,但较少见)釉色瓷器而知名,一般有刻纹、印花或不加装饰。而钧窑则以其光亮色釉(有时亦附红紫及绿色斑)而为人所知。

龙泉窑传承自东部沿海地区的越窑,于十世纪时在华南地区声名鹊起,北宋时期烧造出青黄色至深绿色釉彩瓷器,南宋时期器物则呈半透明的淡青色,极受世人喜爱。

颂德堂藏中国宋代瓷器

颂德堂收藏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由黎德先生历经三十载搜集而成,藏品涉猎范围甚广,以中国瓷器、书画及艺术品为主。黎先生于1920年代出生,祖籍广东,自幼便爱好艺术,1950年代移居香港并开设小店从事中国古玩艺术品买卖。

“探知风声、购入藏品、与友人分享心爱之物,此般收藏旅程是颂德堂主人最重要的灵感来源。”——专家安蓓蕾

他自此走出香港,踏进国际古玩的舞台,周游世界,探访博物馆如东京国立美术馆、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大英博物馆及伦敦大维德基金会等,与业界同僚和各地藏家学者结为好友,为客户甄选精品,也为自己的珍藏增添新品。黎先生的日本及英国之旅对他鉴赏古典艺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搜集珍藏的过程中,黎先生注重瓷器釉色、形态、状况,最重要的则是其稀有程度。”安蓓蕾如是说,但令他最心旌荡漾的还是收藏过程本身。

“探知风声、启程前往、切磋价格、购入藏品、寻找类例、与藏家好友分享心爱之物,此般收藏旅程是颂德堂主人最重要的灵感来源和收藏动力。”

黎先生在古董业界浸淫半个世纪有余,自然能甄别出不同寻常的珍罕宝物;他更从一流精品中精选出上佳器品,留作自己的珍藏。

珍藏当中便包括两件龙泉青釉瓷器:上图的拱花牡丹纹盖盒,和下图的双凤耳弦纹盘口瓶,后者乃现今私人收藏中绝无仅有的一件。

宋代瓷器的隽永魅力

宋代瓷器的简约典雅之美和重要历史意义一直以来都令欧洲及日本藏家趋之若鹜,而大部分中国藏家则喜爱明清瓷器更加富丽堂皇的色彩和设计,安蓓蕾表示。

然而近年来,我们目睹世界各地藏家对宋瓷精品的热情与日俱增。佳士得于2015至2018年间举行临宇山人珍藏宋瓷拍卖,见证宋瓷的收藏热潮再次席卷全球。

与清代瓷器相比,顶尖宋瓷精品依然相当值得购入。颂德堂珍藏中便包括一些估价低至20,000港元的宋代瓷器。

因此专家相信,无论是新晋藏家、跨类别藏家,还是资深宋瓷鉴赏家,都能从今季拍卖中觅得来源清晰可靠的心仪精品。

「淡扫蛾眉 - 颂德堂藏中国宋代瓷器」拍卖将于2021年12月3日在佳士得香港拉开帷幕。

相关部门

相关拍品

相关拍卖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