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芬与斗彩加粉彩暗八仙缠枝莲纹天球瓶
此器称为「天球瓶」,是清乾隆(1711-1799)御制的精采绝伦之作,将于5月30日天中八仙—费布克美术馆珍藏乾隆天球瓶拍卖中亮相,成为佳士得香港2018年春拍的瞩目焦点。
佳士得香港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主管曾志芬解释:「作品绘以暗八仙纹,代表道教传说中八仙的护身法宝。」
传统中国装饰艺术品多以佛教图案为主,但此天球瓶反映出清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并行的状况。曾志芬说:「乾隆笃信佛教,但为了追求长寿和寻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他也信奉道教。」
天球瓶除了頸部描绘佛教图案,腹部还饰以八件道教法宝,包括汉钟离执扇、李铁拐身携葫芦、吕洞宾手挥宝剑和何仙姑挽莲花。

清乾隆 斗彩加粉彩暗八仙缠枝莲纹天球瓶 六字篆书款 ,高21¼ 吋 (53.9 公分)。估价:70,000,000-90,000,000港元。佳士得香港于2018年5月30日举行的 天中八仙—费布克美术馆珍藏乾隆天球瓶 拍卖中呈献此拍品。
曾志芬指:「许多皇帝也希望长生不老,乾隆也不例外。这些花纹带有吉祥寓意,祝愿皇帝福寿安康,国泰民安,百子千孙。事实上,乾隆的确儿孙满堂,更是清代两位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他于1795年退位,当时已年届84岁。
此器的大小和造型,也充满寓意。「天球瓶器型敦硕、恢宏大气,象征苍天。古时中国人相信世界是平的,中国就是位于正中心的王国,而皇帝就是天子,接通天与地。」
清朝早期的瓷器多以窄瓶颈设计,但此品的工艺却别具创意。「圆柱形瓶颈配以浑圆饱满的瓶身,肩颈交接处的角度利落。由于塑形时瓶颈容易坍塌,故对工艺非常讲究。能制作出器型硕大而颈身笔直的天球瓶,的确巧夺天工。」
此瓶制成二百多年后,石油公司高层及中国瓷器和玉器藏家乔治‧哈撒韦‧泰贝(George Hathaway Taber Jr.)将它收归囊中。曾志芬解释:「在二十世纪初,海外藏家对中国极感兴趣。随着许多美国工程师到中国兴建铁路,令许多富有的欧洲和美国旅客前往中国。」
相信泰贝在1925年前买下天球瓶,并于同年将此瓶首次列入其藏品记录。天球瓶一直由其家族收藏,直至其女儿柯礼夫人(Francis Keally)于1960年将之捐赠予美国奥克拉荷马州塔尔萨的费布克美术馆。
目前天球瓶的估价为7,000至9,000万港元(约900至1,100万美元),将可协助美术馆扩充其美国艺术珍藏。曾志芬指:「这是一间顶尖的博物馆,我们很高兴能献一分力,为馆方筹集购藏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