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对十八世纪清乾隆婴戏图壮罐典雅精美,相信由美国零售大亨约翰·万纳麦卡于1907年左右购入。
这对壮罐由万纳麦卡家族收藏一个世纪,罐上饰以粉彩珐琅,并刻划幼童玩耍的情景,有的正在挥舞旗帜,其他在玩乐器,一个男孩则在骑木马。
佳士得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资深专家葛曼琪解释:“这个主题象征子孙满堂的祝愿。”两个壮罐底部的年款显示瓷器约于1736至1795年的清乾隆年间制造,而这位皇帝膝下更有至少17位阿哥承欢。
葛曼琪指虽然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有类似的壮罐,但成双成对和保留原配盖子的御制款式却非常难得。

清乾隆 粉彩婴戏图壮罐一对 六字篆书款。高11 ¼英寸(28.5公分)。估价:800,000 – 1,200,000美元。此拍品将于2020年9月25日在佳士得纽约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中呈献
约翰·万纳麦卡于1838年生于费城南部郊区,父亲是制砖工人,家境清贫。后来在哈里森总统在位期间,他担任美国邮政局长一职,也成为美国镀金时代的重要艺术收藏家。
万纳麦卡于23岁开设第一间百货店,初时与妹夫一起合作,不久后便以创新的“一口价和可退货”销售策略而大获成功,并将业务拓展至整个费城,其后及至纽约,最后更进驻伦敦和巴黎。
万纳麦卡是首位刊登全版报纸广告、推出退款保证和采用价钱牌的零售商。到了1910年,随着他的业务成功发展,他为自己的辉煌成就添上完美的一笔——12层楼高的 Wanamaker Building 正式竣工,这是费城首家百货公司,占据了市政厅对面的一整个街区。
每件壮罐底部的年款表明其于乾隆年间(1736至1795年)烧造
万纳麦卡收藏的艺术及古董杰作,与他的商业、公职和政治生涯同样令人津津乐道。
葛曼琪表示︰“据说他对艺术求之若渴,他的一本传记中亦曾提及他如何在木箱内放满数以百计的画作、工艺精品、雕塑和名作的真迹和复制品,运到美国作私人收藏或挂在商店内。”
虽然记录万纳麦卡于何时和何地购买这对壮罐的资料已无从稽考,但其位于宾州的乡郊别墅Lindenhurst曾于1907年发生火灾,屋内大部分藏品被焚毁,因而需要添置新的藏品。

万纳麦卡家族三代成员在佛罗里达度假,约1904年。由左至右:约翰·万纳麦卡、玛丽·布朗·万纳麦卡、玛丽·布朗、瓦纳麦卡·沃伯顿及C·埃格顿·沃伯顿
葛曼琪表示︰“家族的后人向我们表示,这对壮罐一直放在壁炉架的两端,旁边是一对玉鹦鹉和一尊玉观音像。”
当万纳麦卡的女儿玛丽·布朗·万纳麦卡(Mary ‘Minnie’ Brown Wanamaker,1869-1954)继承这对壮罐,再传给儿子C·埃格顿·沃伯顿(C. Egerton Warburton,1902-1973)时,这种陈列方式已成为家族传统。
1989年,家族委托佳士得香港拍卖玉鹦鹉和玉观音像,现在则轮到这对臻美的壮罐亮相拍场。
葛曼琪指出︰“就品质和珍罕程度而言,这对壮罐绝对是博物馆珍藏级的逸品。市场一直对御制中国瓷器趋之若鹜,加上如此显赫的来源,当然令人难以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