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青睐有加的丹青妙笔——张宗苍《梧馆新秋》

此幅由历代清帝珍藏深宫一百余年的绘画名迹即将亮相佳士得香港春拍,中国书画部国际专家主管游世勋浅谈此作的特别之处,及乾隆与张宗苍的知遇故事

乾隆十六年(1751),清高宗首次南巡还京,带回时年六十五岁的里河主簿张宗苍,并准其在宫内如意馆行走,每月更与其他一等宫廷画家一样,享有俸银十一两。入宫两年后,乾隆更念及张宗苍已近暮年,赏赐户部额外主事衔,弟子徐扬、杨瑞莲也并受赐举人出身,在内廷画家中绝无仅有,荣耀无双。

清 张宗苍 《梧馆新秋》。设色纸本 手卷。32.5 x 150 公分(12 3/4 x 59 1/8 英寸)。估价:55,000,000 – 75,000,000港元。此作将于2021年5月26日在佳士得香港中国古代书画拍卖中呈献

张宗苍高龄得遇知音乾隆皇帝,于是一意丹青报恩,祗候内廷短短四年多,却绘制多幅画作,仅《石渠宝笈》即著录116件作品。乾隆十九年,张氏以病乞归,翌年即病逝,而乾隆对其画作的喜爱有增无减,在民间搜罗张氏入宫前画作,亦收为皇室珍藏,因此民间罕见张宗苍画作流传。


“他人之画画其法,宗苍之画画其理” ——乾隆皇帝

张宗苍师承娄东画派传人黄鼎,笔墨简洁练达,摹古功力深厚,作品中延续着娄东派所主张的“理与气”,强调传统文人画家的人品与修养,正如佳士得香港中国书画部国际专家主管游世勋所言,娄东派“讲究人品还有画风合一,在约束与舒放之间,能够达成平衡是非常不容易的。”这种气节在张宗苍身上的体现深为乾隆帝所钟意。

对于张宗苍的绘画成就,乾隆曾有言曰:“他人之画画其法,宗苍之画画其理。求之于今几莫俦,求之于古竟堪比,黄大痴、倪高士,之二子中得神髓。”可见张宗苍的山水丹青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古人,殊非其他内廷画家可以比肩。

《梧馆新秋》于故宫深藏一百多年,并收入《石渠宝笈》三编,在清代内府收藏的历代珍贵书法和绘画名迹中占据一席之地。此画不但钤有石渠五宝玺,更有乾隆、嘉庆及宣统帝等多达十九枚御玺钤印,尤见珍贵,亦为后世收藏家提供回味无穷的发现与乐趣。

从画中“古稀天子之宝”及“八征耄念之宝”等御玺来看,乾隆晚年时亦常开卷《梧馆新秋》,张宗苍作古后依然时时怀念。

中国传统山水绘画向来以水平效果吸引观者神游其中,但《梧馆新秋》此作本身视觉效果在中国山水画作中十分罕见。张宗苍在紧致的纸质上以干墨皴擦山石肌理产生变化,形成如同素描般立体的效果,气韵深厚。

此作不但与乾隆皇帝渊源甚深,更与另一位皇帝有重要关系—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以赏赐溥杰之名将此作潜运出宫,在故宫珍藏一百多年后遗失民间,颠沛流离,而今日重现拍场,见证百年中国近代史风云变化,沧海桑田。

中国传统山水绘画向来以水平效果吸引观者神游其中,但《梧馆新秋》此作本身视觉效果在中国山水画作中十分罕见。张宗苍在紧致的纸质上以干墨皴擦山石肌理产生变化,形成如同素描般立体的效果,气韵深厚。

此作不但与乾隆皇帝渊源甚深,更与另一位皇帝有重要关系—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以赏赐溥杰之名将此作潜运出宫,在故宫珍藏一百多年后遗失民间,颠沛流离,而今日重现拍场,见证百年中国近代史风云变化,沧海桑田。

相关部门

相关拍品

相关拍卖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