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遊心騁懷,思接千載”香港佳士得2012年中國書畫春拍精品紛呈

香港

即時發稿
2012年4月19日

傳媒垂詢:
香港 - 蔣璐陽 (Luyang Jiang)                      +85229789919                                     ljiang@christies.com
北京 - 陳彥   (Belinda Chen)                      +861065006517                                   bchen@christies.com

 

“遊心騁懷,思接千載”
香港佳士得2012年中國書畫春拍精品紛呈

中國古代書畫
2012年5月28日(星期一)
下午2時30分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廳,詹姆士拍賣廳

中國近現代畫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上午10時、下午2時30分、下午3時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廳,詹姆士拍賣廳

香港 – 香港佳士得將於2012年5月28至29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中國古代書畫】及【中國近現代畫】春季拍賣,呈獻600多幅精品,總估價超過4億港元(5,300萬美元)。【中國古代書畫】專場拍品包括明清書法家和畫家如董其昌、八大山人、王鐸、祝允明、陳洪綬、吳曆、邵彌、張瑞圖等名家的精彩作品;【中國近現代畫】專場將以清末及民國以後活躍在畫壇的藝術家作品為主,如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林風眠、趙少昂、傅抱石等大師的傑作;諸多初進拍場的珍罕精品,無疑將令新老客戶滿載而歸。

香港佳士得中國書畫部國際總監江炳強表示:“儘管全球經濟低迷,我們承接2011年秋季的拍賣佳績,成功為2012年春季拍賣徵集珍罕佳作。此季春拍中,中國古代書畫以及中國近現代畫兩個類別均將呈獻諸多大師傑作及首次露面的佳品,其中有許多畫作來自亞洲、歐洲及美洲的私人珍藏,包括董其昌、八大山人、齊白石和張大千等傑作。我們很自豪為收藏家們獻上中國文化和傳統孕育出來的超卓藝術品。”

重 點 拍 品 推 介

【中國古代書畫】:董其昌(1555-1636)《行書李白詩篇》   
董其昌,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是晚明最傑出、影響最大的書畫家。董其昌的書法成就很高,其書法以行草書造詣最高,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自成一體。董其昌書法集古人之大成,行書始學二王,再轉米芾,後力陳學書所得,矯正前人「守法不變」、「病在無勢」、「因熟而得俗態」的陋習,發展出獨有的淡秀風貌,從而開宗立派,影響甚深,後世稱「董派」。

今季拍場將呈獻董其昌的水墨紙本手卷《行書李白詩篇》(上圖,估價:港元5,000,000–7,000,000/美元650,000–904,000),此卷為清宮舊藏,曾著錄於《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合編》第一卷,第539頁,後歸入美國一華人藏家之重要書畫收藏。

此手卷筆劃園勁秀逸,平淡古樸。字與字、行與行之間,佈局疏朗勻稱。其用墨也非常講究,枯濕濃淡,盡得其妙。整幅作品用筆精到,風華自足。書法至董其昌,可以說是集古法之大成。康熙、乾隆都以董的書為宗法,倍加推崇與效法,使清初習董書風氣盛行。本季春拍中的此幅董其昌書法佳構相信定將吸引藏家們的熱切追捧。

【中國近現代畫】:張大千(1899-1983)《松峰曉靄圖》

作為名噪中外的一代繪畫大師,張大千的藝術功力之深實為罕見。

其設色紙本《松峰曉靄圖》(左圖,估價:港元12,000,000-15,000,000/美元1,543,000-1,930,000)以得心應手的潑墨技巧,呈現出令人炫目的水墨和色彩,潑彩石青、石綠與水墨交融,令境界格外清新瑰麗。此畫作乃大千先生於己酉(1969年)八月所作,正值其潑彩巔峰期。彩墨流動,磅礴大氣,松峰朦朧兀立於曉霧中,尤為奇絕。山谷幽深處,複添蟠松,更增筆善之美,乃大千先生得心應手之作。

藝 術 家 精 品

【中國古代書畫】

邵彌(1594-1642)《擬古山水》
邵彌,明末清初書畫家,擅畫山水。其山水以元人為師承物件,略參以宋人筆意,筆墨疏簡秀逸,名重一時。

邵彌的水墨設色絹本冊頁《擬古山水》(右圖,估價:港元800,000–1,000,000/美元100,000–130,000)取景簡潔,格調質樸,濃、淡、明、暗筆墨交錯,敷色清幽秀麗。畫家將屋舍、樹林、山巒、江水巧妙地組織在一起,筆下的山水顯得格外清幽而寂靜,令觀者仿佛身臨其境,暢遊於山林瀑水之間。該冊頁極富文人畫的筆法和意趣,祥和、靜謐的氛圍令人回味悠遠,實屬不可多得的逸品。

王鐸(1592-1652) 《草書詩卷》
王鐸為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其書法獨具特色,世稱“神筆王鐸”。王鐸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稱。

王鐸勁健灑脫的草書水墨紙本《草書詩卷》(上圖,估價:港元2,000,000–3,000,000/美元260,000–390,000)用筆張弛有度卻又充滿流轉自如、力道千鈞的力量,表現了撼人心魄的雄渾氣勢,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王鐸是一位各體皆能、風格多樣的書法全才,對中國乃至日本的書風都有著極大影響,相信此幅草書佳作定將吸引一眾藏家。

陳洪綬(1598-1652)《渭濱垂釣圖》
陳洪綬,明末清初書畫家、詩人,以畫人物著名。其繪畫自創風格,構圖新奇,色彩簡麗,富有裝飾情趣。

陳洪綬的設色絹本《渭濱垂釣圖》(右圖,估價:港元 2,000,000–3,000,000/美元260,000–390,000)來自墨歸堂李喬峯先生珍藏。此畫作色彩清雅,線條清圓細勁,所畫的人物細緻、流暢、勾勒有力,畫中人物專注從容地臨流垂釣,造型古雅,透露一種雅韻的氣息。陳洪綬以其怪誕、奇崛、縱恣、奔放的獨立品格雄視明末清初的畫壇。《渭濱垂釣圖》體現了陳洪綬特立獨行、與眾不同的藝術風格,實乃陳氏人物畫中一幅不可多得的佳作。

 文征明(1470-1559)《碧山聽泉》
文征明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畫家、大書法家,被譽為“明四家”之一,能青綠,亦能水墨;能工筆,亦能寫意;山水、人物、花卉、蘭竹等無一不工。

文征明的水墨紙本《碧山聽泉》(左圖,估價:港元 4,800,000–5,800,000/美元620,000–750,000)構圖氣勢宏大,墨氣清潤,結構謹嚴。遠景的群山層巒疊嶂,若隱若現;中景處山壁峭立,崦崖陡起;近景雜樹盤郁,坡石樹木中現出茅亭草舍,增加了畫面的縱深感。畫面中飛瀑響泉,老樹蒼山;高士觀瀑聽泉,一派怡然自樂之態。全圖的賦色單純中見豐富,給畫面增添了清雅、爽麗的韻味,實屬藏家們不可多得的逸品。

【中國近現代畫】

張大千(1899-1983)《番女起舞》張大千於1941年遠赴敦煌研究宏偉的佛教壁畫。在遊歷甘肅和青海兩省之時,首次遇到的藏族部落給他帶來了豐富的靈感並借此創作許多草圖以記之。此行對張大千的藝術創造具有歷史性的突破。1943年張大千從敦煌回來即創造出一種新的風格,使其人物畫達到了頂峰。1945年,張大千在成都昭覺寺舉辦畫展,藏族婦女作為他新的繪畫風格的代表作品,細緻的筆觸,有節奏的雙線條和華麗的色彩,彰顯出張大千人物畫的新風格,手,髮型,臉和衣服的畫面中的細節處處體現出他從敦煌壁畫中得到的靈感。

張大千的設色紙本作品《番女起舞》(右圖,估價:港元3,000,000-4,000,000/美元386,000-515,000),來自一美籍華僑藏家的珍藏。畫面中身著藏族傳統服飾的西藏婦女高舉酒碗,跳起民族舞蹈。服飾面料和皮毛的細節刻畫展現出張大千不凡的功力。描繪服飾所用大面積的紅色最為搶眼,它是張大千與藏族畫師助手從敦煌壁畫和傳統顏料工藝中汲取靈感,共同創制的礦物顏料。張大千對京劇的熱愛也很明顯表現在藏族婦女的臉上。她的妝容承襲了京劇戲妝的傳統,將額頭、鼻子和下巴妝粉擦得很白,然後以紅潤的臉頰陪襯,使得臉孔的輪廓線條分明。在張大千所處的年代,以西藏為主題的作品是非常少見的。因而更加突顯出這幅西藏婦女的獨特和稀有。

齊白石(1863-1957)《和平》
鴿子是白石老人很喜愛的題材之一,齊白石的設色紙本作品《和平》(左圖,估價:港元2,000,000-3,000,000/美元258,000-386,000)可謂是齊白石動物題材的一幅上乘之作。畫中站立著灰、黑兩隻紅嘴紅爪的鴿子,雙目圓睜相視,極顯精神。近景處那幾隻令人垂涎的紅蘋果亦蘊含了和平的用意,更營造了嬌豔而穩重的氛圍。整幅作品畫面簡潔,明快而豐富,寄託了白石老人內心的天真與童趣。

徐悲鴻(1895-1953)《馬鳴》

徐悲鴻擅長畫馬,其筆下的馬造型精確生動,既有西方繪畫中的造型,又有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寫意,融中西繪畫之長於一爐,筆墨酣暢,形神俱足。

徐悲鴻的水墨紙本《馬鳴》(右圖,估價:港元2,000,000–3,000,000/美元258,000–386,000)來自張發奎將軍的珍藏。在此幅畫中,徐悲鴻運用飽酣的墨色勾勒馬的身軀,以幹筆掃出鬃尾,使濃淡幹濕的變化渾然天成。馬腿的直線細勁有力,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線富有生氣。整幅畫面簡淡高逸,用筆潑辣、間參西法,不僅從外形上展現出馬的神駿,更從精神本質上表現了馬的馴良、堅毅,實為不可多得的佳作。

趙少昂(1905-1998)《鳳凰雞》
趙少昂是我國當代傑出的國畫家,擅花鳥、走獸,繼承嶺南畫派的傳統,融匯古今同時又注重師法造化。其作品筆墨簡練、形神兼備,深受海內外藏家們的熱愛和追捧。

源自一新加坡私人收藏家的趙少昂設色紙本作品《鳳凰雞》(左圖,估價:港元400,000– 600,000/美元52,000–78,000)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吸收了日本畫和西洋畫的技法精華,用色明快,形神兼備,具有獨特強烈的藝術個性。趙少昂注重對禽鳥生活動態的細緻觀察和對大自然生機活力的把握,落筆皆有生意。此畫以赭色為主色調,雙鳥凝神屏氣注視四周,神情畢肖,茸茸的羽毛用墨筆暈染出濃淡層次,斑斕華貴;白色花卉怒放其間,設色雅淡,氣息清和。整幅畫面典雅高貴、富有逸韻,實為不可多得的佳品。

 重 要 私 人 藏 家 珍 藏

【中國古代書畫】

日本私人珍藏:
黃鼎(1660-1730)《古山水》
黃鼎,字尊古,清朝著名畫家。他善畫山水,臨摹古畫,咄咄逼真。黃氏的水墨設色紙本《古山水》(下圖,估價:港元1,000,000–1,500,000/美元130,000–194,000)筆墨蒼勁,頗具古意,構圖方面也頗為清朗竣逸。近處叢竹蒼松錯雜成林,遠處的山峰以青綠色調皴染,山間溪流淙淙,白雲彌漫;小閣依山臨水,峻岩怪石突兀而立;境界幽美,深厚蒼渾。整個畫面繁而不亂,給人以清麗謹嚴、更臻寒林蒼莽的氣息。

北美華人私人收藏:

沈周(1427-1509)《杏花鸚鵡》
沈周(1427-1509)明代傑出畫家,在畫史上影響深遠。他整合歷代繪畫風格,真正開拓出詩、書、畫合一的“文人畫”,並開創了文人水墨寫意花鳥畫風,在整個花鳥畫發展的進程中具有革新意義。

沈周的一幅水墨紙本《杏花鸚鵡》(左圖,估價: 港元800,000–1,000,000/美元110,000–130,000)構圖簡潔,設色淡雅,畫中的杏樹枝莖疏朗,朵朵杏花飽滿向上,展蕊怒放,洋溢著無盡的生機。沈周非常注重突出花鳥性格,將筆下鸚鵡的神態注入觀者的主觀情緒,充分傳達出鸚鵡的“神韻”。整幅畫面恬靜閒逸,充分表現了沈周平淡、質樸的境界。

【中國近現代畫】

野原先生珍藏:
齊白石(1863-1957)《鼎湖飛泉》
【中國近現代畫】專場將推出齊白石的設色紙本《鼎湖飛泉》(下頁右圖,估價:港元6,000,000-8,000,000/美元772,000–1,030,000)來自野原先生的私人珍藏。野原先生生於1882年的日本長野縣。京都大學畢業後,他任職於橫濱正金銀行,1921-1927年間駐任中國,曾先後居住於天津、北京、青島、哈爾濱和上海,1934年回到日本就任於橫濱正金銀行直至二戰前。
《鼎湖飛泉》乃齊白石於1925年為日本野原先生所作。1906年,齊白石應友人郭葆生之邀同游肇慶。在遊覽名勝鼎湖山后沿山而下,被途中宏偉的瀑布深深吸引著。瀑布從高處的峽谷傾瀉而下,有如絕壁之銀幕,在陽光下閃閃生輝,壯觀無比。齊白石在心曠神怡之際,不忘拿出畫具,用心地勾勒出數幅草稿,記錄大自然神奇瑰麗的風景。

此幅《鼎湖飛泉》是一件非常值得藏家們期待和追捧的力作。在白石老人的經營下,畫中色墨渾然一體,濃、淡、明、暗筆墨交錯,精准拿捏了色彩、光與影的變化,呈現出瀑布最動人的姿態。整幅畫作筆墨渾厚;氣韻生動,賦色清雅,生趣盎然,在尺幅之內充分刻畫了真實山水之造化,蘊藏了無限的內涵,令人回味悠遠。
東南亞重要私人珍藏:

徐悲鴻(1895-1953)《梅花》
徐悲鴻的作品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典範,他把西方藝術手法融入到中國畫中,創造了新穎而獨特的風格。

作於1941年的設色紙本作品《梅花》(左圖,估價:港元2,000,000-3,000,000/美元258,000-386,000)乃徐悲鴻在抗戰時期常用之題材。梅花被用於歌頌堅韌不拔的中華民族精神。該作運筆流暢、畫面設色清麗,繁花如雪,於渲染雅淡中見嬌豔。畫中的梅幹以濃淡墨色渲染,梅花在畫家的筆下豐盈綻放,充分體現了梅花的靈秀傲骨、清雅高潔之氣。徐悲鴻較少畫花卉,此幅鮮見於拍場的《梅花》洋溢著濃濃的文人氣息,實屬徐悲鴻難得的花卉逸品。

歐洲私人收藏:

林風眠(1900–1991)《藍色淑女》
林風眠的繪畫創作擅長融會中西,使之和諧地融化在濃厚的傳統筆墨和傳統的造型意象之中,中國書畫的精神與意境表現在其畫中得到了更具豐富且活力的新生命。

林風眠的設色紙本《藍色淑女》(右圖,估價:港元1,800,000–2,800,000/美元232,000–360,000)來自一歐洲私人珍藏,是藏家於1950年代中期在上海直接從畫家購入。在《藍色淑女》中,林風眠將西方的美學與中國的水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畫面中的仕女面容柔美,端莊靜穆,含蓄迷人的笑容,充分刻畫了仕女的高貴典雅。畫作構圖飽滿充實,色調沉穩和諧,形成了獨特柔美的東方抒情現代主義風格。

尤墨君收藏 - 弘一大師墨寶:
弘一(1880-1942)《書法》
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在音樂、書法、繪畫和戲劇方面,都頗有造詣。弘一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他把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至, 魯迅、郭沫若等現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師一幅字為無尚榮耀。

來自尤墨君收藏的弘一大師墨寶《書法》(下圖,估價:港元700,000–900,000/美元90,000–116,000)超逸明淨,溫婉清拔,充滿了超凡的寧靜和雲鶴般的淡遠。這幅真跡雖只有“無上清涼”四字,但字字平淡、超脫且恬逸,佛法與書法融為一體,空靈與充實和諧統一。欣賞該幅書法如誦佛法,細細品之如入仙境,令人忘記塵世間的嘈雜與煩擾,使精神得到洗禮與淨化。看似簡單的“無上清涼”四個字實則營造出了無與倫比的、自在清淨的最上境界。

# # #
圖片可在此連結下載:


【中國古代書畫】
https://cshk.myftp.org/2012%20Spring%20Christie's%20Hong%20Kong%20Auctions/CHA/RELEASE/IMAGES/CCP/
【中國近現代畫】
https://cshk.myftp.org/2012%20Spring%20Christie's%20Hong%20Kong%20Auctions/CHA/RELEASE/IMAGES/CMP/

【中國古代書畫】及【中國近現代畫】部份拍品將於拍賣前於下列城市展覽:
日期 城市 地點
5月5日至6日  新加坡 ArtScience 博物館
5月12日至13日 臺北 富邦國際會議中心
5月24日至28日 香港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關於佳士得:
佳士得是世界藝術市場的頂尖拍賣行,2011 年佳士得全球拍賣及私人洽購的成交總額達 36 億英鎊/57億美元。佳士得拍賣行的名字代表了精美絕倫的藝術品、無可比擬的服務和專業知識,以及蜚聲國際的顯赫名聲。佳士得於1766 年由詹姆士‧佳士得(James Christie)所創立,在過去幾個世紀先後舉辦多場舉足輕重的拍賣會,是珍罕獨特藝術品的滙集之地。佳士得每年舉行450多場拍賣,涵蓋超過80個拍賣類別,包括裝飾藝術品、珠寶、攝影作品、收藏精品、名酒等等,價格從 200 美元至超過1 億美元不等。佳士得於私人洽購方面亦發展悠久,並擁有豐富及成功的經驗,主要集中在戰後及當代藝術、印象派及現代藝術、古典大師及珠寶類別。2011年佳士得全球私人洽購成交總額達5.02億英鎊/8.086億美元,以英鎊計算較2010年增長44% 。

佳士得在全球32個國家設有53個辦事處及10個拍賣中心,包括倫敦、紐約、巴黎、日內瓦、米蘭、阿姆斯特丹、迪拜、蘇黎世及香港。佳士得近來亦積極拓展業務至成長性市場如俄羅斯、中國、印度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在北京、孟買和迪拜也成功舉辦展覽及拍賣會。 
*估價不包括買家佣金。拍賣總成交額爲落槌價加上買家佣金,並不反映成本,財務費用或買賣雙方信貸。

# # #

圖片備索
佳士得官方中文網站 www.christies.com/chinese
請登入www.christies.com/chinese或佳士得 iPhone 應用程序在線瀏覽圖錄

 

關於佳士得

於1766年創立的佳士得,是享譽全球的藝術品及奢侈品拍賣翹楚,專門舉行由專家悉心策劃的現場拍賣和網上專場拍賣,並提供專屬的私人洽購服務,深受廣大藏家信賴。佳士得為客戶提供完善的全球服務,涵蓋藝術品估值、藝術品融資、國際房地產及藝術教育等。佳士得在美洲、歐洲、中東及太平洋地區的46個國家及地區均設有辦事處,並於紐約、倫敦、香港、巴黎及日內瓦設有大型國際拍賣中心。佳士得更是唯一獲許可於中國內地(上海)舉行拍賣的國際拍賣行。

佳士得的多元化拍賣涵蓋超越80個藝術及雅逸精品類別,拍品估價介乎200美元至1億美元以上。史上最重要的十大單一藏家珍藏中,有八個珍藏經由佳士得售出,包括保羅·艾倫珍藏,為拍賣史上成交額最高的珍藏(2022年11月)。近年,佳士得先後刷新多項世界拍賣紀錄,包括獨立藝術品(2017年拍賣的達文西畫作《救世主》)、二十世紀藝術作品(2022年拍賣的安迪·沃荷畫作《槍擊瑪麗蓮(鼠尾草藍色)》)及在世藝術家作品(2019年傑夫‧昆斯的《兔子》)。

佳士得的私人洽購服務讓客戶能夠不受拍賣日程約束,在專家協助下靈活買賣藝術品、珠寶或名錶。

佳士得近期創舉包括成為首間推出以非同質化代幣(NFT)形式拍賣的數碼藝術品(2021年3月的Beeple《每一天》) 的大型拍賣行,並首度接受買家以加密貨幣付款,開創行業先河。作為拍賣行業的數碼創新先鋒,佳士得亦繼續率先應用創新科技,革新藝術拍賣市場,包括以全息技术将真实尺寸的3D立体艺术品在全球巡回展出,同时透過增強現實技術、全球現場直播、私人洽購渠道及混合拍賣形式等手段,不斷優化客戶的觀賞及競投體驗。

佳士得亦致力在全球業務及社區推廣責任文化,包括於2030年前實現淨零碳排放,實踐可持續發展,同時積極利用佳士得於藝術市場的頂尖平台,為弱勢社群發聲及支持有利大眾福祉的變革。

登入www.christies.com或下載佳士得應用程式,瀏覽、競投和了解難得一見的藝術佳作與奢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