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朱德群
論戰
油彩 畫布

1984年作
簽名:朱德群 CHU TEH-CHUN

來源
現藏者直接購自藝術家本人

展覽
1991年「朱德群」Galerie de Bellecour 巴黎 法國

我對於繪畫忠誠熱愛,故幻想洋溢,追求美的實現成為生命的需要。大自然給予了啟發與靈感,不斷的思索體會、領悟、積六十年不懈工作,經驗的累積,漸漸地進入得心應手、物我兩忘、人畫合一,感情自然流露的境界。這種心靈的感受與日俱增。
- 朱德群

1970年代開始,朱德群的作品反映了來自林布蘭作品的啟發,林布蘭喜將強光式的白或黃色集中於以筆觸粗獷的黑色或深褐色的背景中,而形成對比強烈的畫面,在1971年的《無題 No. 419》(Lot 1011) 中,明亮的黃色與橘色在暗色調的包圍下,散發出強烈的戲劇性氛圍,藝術家以清晰且細膩的筆觸描繪繽紛的小色塊,也使前景產生了一種集中感,隨著色彩擴散暈染,筆觸漸寬、色調漸暗,而進一步創造出幽深的空間距離。《無題 No. 549》(Lot 1012) 則相對而言加重了色彩的強度與力道,直率而充滿角度轉折的線條透露出朱德群豐沛的情感,畫面中白色色塊的銳利邊緣彷彿來自光線折射下強烈的反光,與暗褐色的緊密相連更加深了衝突感,如同光與影相互對立、此消彼長的關係。

藝術家1980年以來的創作更為靈動和自由,大面積的暈染和皴擦運用得更圓熟,色彩更為豐富,高彩度的面積擴大,《論戰》(Lot 1013) 即在藍綠色的主調中,展現由色彩堆疊而來的壯麗磅礡氣勢。朱德群曾說藍色調是大自然中最有氣魄的色調,有著詩意的含蓄與博大的親和性。在觀看畫面的同時我們彷彿進入了海底深處,抬頭向上透過層層水波與浪潮看到陽光,左右下方的褐色似乎象徵了礁石,在線條暈染中色塊的層次變化如同波光反射,映照著五光十色的外在世界。1989年的《紅色意境》(Lot 1104) 則以渲染創造了微妙的空間變化,在橘色、紅色至暗紅色的細膩層次變化中,空間時而膨脹、時而緊縮,中央群聚的色塊彷彿不在同一個平面之上,而是隨著筆觸與線條的帶動,無重力地漂浮於畫面當中。《閃爍》(Lot 1105) 的深沉幽暗前景彷彿是處於背光陰影中的連綿山峰,隨著來自左右方的光線射入,明亮的畫面中心表現出曙光乍現的一瞬間。如朱德群所說的:「我畫的是我內心的光,也就是我的靈魂之光」,其畫面不是重現某些特定的場景或物象,而是服膺於藝術家內心的豐富情緒,探求自然界中萬事萬物的根本道理,這樣的意圖也在抽象的光與色之間,注入了抒情性與寬廣的精神內涵,朱德群「借鑒了西方的經驗,發展唐宋美學思想而畫出『無形』的畫,這正是繪畫精神的延續」。
來源
Acquired directly from the artist by the present owner
展覽
Paris, France, Galerie de Bellecour, Chu Teh-Chun, 1991.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更多來自 中國二十世紀藝術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