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細節
朱德群
書李煜《清平樂》詞一首
水墨 紙本
1988年作
簽名:天門居士
鈐印:天門居士;朱德群;日新閣
題識: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展覽
2010年7月3日-8月29日「金雪藍天─朱德群:彩繪陶瓷‧書法作品集」 澳門藝術博物館 澳門 中國
出版
2010年 《金雪藍天─朱德群:彩繪陶瓷‧書法作品集》澳門藝術博物館 澳門 中國 (圖版,第2圖,第54頁)
從此次的兩件書法精品《書李煜清平樂》(Lot 1016) 與《書陶淵明歸去來辭》(Lot 1017),我們更可深入了解朱德群抽象創作的本源。中國書法以漢字為表現主體,主要以各種不同的書體展現文字結構與章法間的美感,由篆隸發展至楷書,如蘇軾所言:「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藝術家自幼年開始便學習書法,在累積多年的紮實功底中,由法度森嚴的楷書入行草,於書寫間傾注了主觀情感,唐代韓愈曾稱讚張旭的草書:「喜怒、窘窮、憂悲、愉快、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藝術家亦以《書李煜清平樂》在筆劃的線條流動間,抒發了李後主「離恨恰如春草」的滿腔愁緒;在《書陶淵明歸去來辭》的巨大尺幅中,朱德群以一氣呵成、流暢飛動的書法線條貫穿整首辭賦,更在布局與章法的安排上呈現高度的主觀抽象,文字中符號性的線條構成因而流露出強烈的情感,在書寫《歸去來辭》的過程中,同時也是藝術家對於陶淵明作品的再次詮釋,表達著人與自然、情緒與感受、內在心理秩序結構與外在宇宙秩序結構的重整。
書李煜《清平樂》詞一首
水墨 紙本
1988年作
簽名:天門居士
鈐印:天門居士;朱德群;日新閣
題識: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展覽
2010年7月3日-8月29日「金雪藍天─朱德群:彩繪陶瓷‧書法作品集」 澳門藝術博物館 澳門 中國
出版
2010年 《金雪藍天─朱德群:彩繪陶瓷‧書法作品集》澳門藝術博物館 澳門 中國 (圖版,第2圖,第54頁)
從此次的兩件書法精品《書李煜清平樂》(Lot 1016) 與《書陶淵明歸去來辭》(Lot 1017),我們更可深入了解朱德群抽象創作的本源。中國書法以漢字為表現主體,主要以各種不同的書體展現文字結構與章法間的美感,由篆隸發展至楷書,如蘇軾所言:「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藝術家自幼年開始便學習書法,在累積多年的紮實功底中,由法度森嚴的楷書入行草,於書寫間傾注了主觀情感,唐代韓愈曾稱讚張旭的草書:「喜怒、窘窮、憂悲、愉快、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藝術家亦以《書李煜清平樂》在筆劃的線條流動間,抒發了李後主「離恨恰如春草」的滿腔愁緒;在《書陶淵明歸去來辭》的巨大尺幅中,朱德群以一氣呵成、流暢飛動的書法線條貫穿整首辭賦,更在布局與章法的安排上呈現高度的主觀抽象,文字中符號性的線條構成因而流露出強烈的情感,在書寫《歸去來辭》的過程中,同時也是藝術家對於陶淵明作品的再次詮釋,表達著人與自然、情緒與感受、內在心理秩序結構與外在宇宙秩序結構的重整。
出版
Museu de Arte de Macau, of Snow, Gold and Sky Blue - Hand Painted Ceramics and Calligraphy by Chu Teh-chun, exh. cat., Macau, China, 2010 (illustrated, plate 2, p. 54).
展覽
Macau, China, Museu de Arte de Macau, Of Snow, Gold and Sky Blue - Hand Painted Ceramics and Calligraphy by Chu Teh-chun, 3 July-29 August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