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E MINJUN
新中國的自畫像︰中國當代藝術重要私人收藏
岳敏君

大紅船

細節
油彩 畫布
1993年作
簽名:岳敏君
來源
Schoeni Art Gallery, Hong Kong, China
Private Collection, Europe
Private Collection, acquired directly from the above
Christie's Hong Kong, 25 November 2007, Lot 457
Acquired from the above by the present owner
出版
1994年 《竹簾後的臉》少勵畫廊 香港 中國 (圖版,第19頁) 2005年 《岳敏君-迷失的自我》河北教育出版社 河北 中國 (圖版,第41頁) 2006年《中國油畫家全集–岳敏君》四川美術出版社 成都 中國(圖版,第20-21頁)
展覽
1994年7月「竹簾後的臉:岳敏君及楊少斌作品」少勵畫廊 香港 中國

榮譽呈獻

Felix Yip
Felix Yip

查閱狀況報告或聯絡我們查詢更多拍品資料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瘋狂與笑臉 《畫家和他的朋友們》(Lot 1027) 代表岳敏君重要的轉折點。他開始利用對比的顏色以表現形態,這一趨向應該是從中國的視覺藝術及岳敏君的學院訓練發展出來:「我喜用帶民族色彩的鮮艷顏色,令我的作品能更為普遍、吸引,更為人所接受。我只想將複雜的意思以簡單的方式表現出來。」這個手法在其後更為明顯,岳敏君重複的形象經常出現在他的玩世現實主義作品當中。 岳敏君作品裡雖然充滿著他的個人形象,但這並不代表那只是他的自畫像。岳敏君把他的形象簡化為幾個主要元素:寬鬆的褲子、樸素的上衣、代表性的禿頭、因狂喜的笑容而扭曲的面容。這些元素在作品中不斷重複,慢慢的我們就意會到這並非岳敏君的自畫像,而是代表所有的人,用以表現當今的現實或情況。在早期的作品中,重複的形象讓人聯想到閱兵、慶典或遊行隊伍。作品用意並非要批判軍隊,而是用來代表某類社會狀況,關於個人如何被逼順從權威。岳敏君不再在他身邊的人裡面找尋人物作畫,即是他的朋友,他尋求的是代表整個社會的人物。 膚淺表面的事實,變成扭曲且失實,是岳敏君的中心思想。在他的藝術生涯中,誇張的笑臉變成幾近瘋狂的歡樂,然而這種歡樂卻與現實情況並無關係。岳敏君的主要手法與前人的哲學理年相反,他沒有表現人類與環境的和諧,反之,他描繪的是他與現實的疏離,諷刺前人失落的理想。岳敏君曾表示他的人像與中國著名的怪奇水墨畫相像,書畫家有感未能為國為民一展抱負,性格繼而變得乖僻,以尋求一個生存之道。 岳敏君作於1993年的《大紅船》(Lot 1028) 運用了他早期軍隊風格的人像排列,人物躺在船上,準備出海。他們堆放在一起,頭部的方向有如在敬禮一樣。畫面用色稍為柔和,海水是天藍色和靛藍色,人物衣服是清澈的灰色及卡其色調,顯示「制服」上的皺摺。人物與紅色的小船形成對比,整體效果跳躍鮮明,讓觀者看到畫面上不同的生動顏色。水對1990年代的藝術家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命題。諸如方力鈞等藝術家,水象徵自由當中的矛盾:是逃走的意思,也是恐懼的感覺。在藝術歷史裡,悠閒的享受游船是資產階級的特權(圖1)。《大紅船》讓觀者聯想到遊船的愉悅,但畫中人物無視當下的情況,令游船不像是一個愉快的活動。藍色的海水淺起水花,小船就像剛剛出海。小船設備不全,沒有船槳,也沒有船長,人物被送往海中(就像被遺棄一樣),絕對會迷失在海中央。 「我的人物都在笑,無論是大笑、含蓄的笑、瘋狂的笑、笑到快要死的笑,又或是對我們社會的恥笑,笑都可以代表一切。我們笑的時候就是我們不想去思考的時候。我們遇到問題,腦袋不想掙扎,或者我們不知道該如何思考,就只想忘記。90年代是大家都該笑的時代。」 -岳敏君 岳敏君筆下的笑臉、不平衡且超現實的構圖、鮮艷的用色,令觀者感受到作品的視覺效果,及技巧上的大膽創新。但畫面中的笑臉都是模糊的,人物的快樂總是與畫中的場景格格不入;場景看似簡單,但其實更為複雜。《大紅船》是為1991年的《畫家和他的朋友們》帶來答案,每一個人物都給轉化。《大紅船》的人物向未知的目的地進發,但內心已不再滿懷希望,他們就像機械人一樣,完全意識不到眼前的危險。 岳敏君逐步發展他的中心思想,他亦不一定把人物放在有名的現實場景當中,反而是放在過往其他藝術作品的場景當中。同樣地,他筆下的人物不只是代表社會裡的人,亦代表了沒有生命的事物。這一發展大大加深他的中心批判,使之更為尖銳。

更多來自 新中國的自畫像︰中國當代藝術重要私人收藏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