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水墨 壓克力 紙本
1977-80年作
簽名:春翔;Chao
來源
Private Collection, USA

拍品專文

「我的全部生命、時間、空間,內在外在的炙魂精神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在這兩種東西雙方藝術與文化背景裡浸染中茁壯成長,一種磅礡宏大的衝擊下的感受性,更使我加倍的努力創作,接受這種新穎的刺激而完成我個人的靈魂宇宙。」 -趙春翔〈獨白〉 趙春翔多元化的創作主題可以概括為兩個方向:採用幾何符號與文人畫元素傳達傳統東方文化思想,或以花、鳥、蟲、魚等動植物入畫,表現他對於生命的企盼與追求,此次日拍的《抽象》(Lot 1111)與《花開花落》(Lot 1112)即為其中代表,在藝術家鮮明的風格中呈現了他一貫的思考與創作脈絡。《抽象》中央以紅色與綠色的穿插交錯產生了強烈對比,點與線條組合的同心圓如漣漪層層向外擴散,在背景的深淺墨色襯托下,形成了複雜的層次與空間感。鮮豔的螢光色彩作為純粹平面的組構,然而墨色的濃淡渲染在長久的中國山水畫傳統中,已成為可自由定義的空間元素,趙春翔以留白、墨韻變化與色彩間的搭配,不僅形成了強烈的視覺效果,更是中國傳統空間意識與西方抽象表現主義平面構圖的深度結合。畫面中的竹子細枝由右上斜至左下,竹葉則分別位於左上與右下,趙春翔在均衡的構圖中打破了我們的視覺慣性,隨著焦點由中心向外擴展,竹葉似乎從同心圓中穿出,迅疾直率的筆法充滿了力道與速度感,不僅將視覺上的震撼與張力遍及整個畫面,突出畫面邊緣的筆觸更暗示了藝術家突破尺幅限制的意圖,呼應了傳統山水畫論中「咫尺之圖,寫千里之景」的宏偉氣勢。 《花開花落》的畫面上方描寫了盛開的白色花朵,在淡墨渲染的背景中,趙春翔以稀薄的白色顏料疊塗,塑造出花瓣的明暗光影。相對於花朵的細心勾勒,竹葉的筆觸從上而下愈發粗獷,至下半部已近乎潑墨,占去將近二分之一的畫面,大寫意的竹葉雖以濃墨揮灑,卻不是一片死沉的漆黑,藝術家在濃淡枯濕的變化中創造了幽深的層次感,螢光綠色的點染猶如引入的光線在黑暗中反射,灰階的墨色因而跳脫了平面化,以細膩的層次更加強調了實體空間的存在。雖然乍看之下,畫面的白色花朵、螢光粉紅色的花朵輪廓、竹葉與渲染的背景似乎是各自獨立的元素,然而卻是藝術家創作中經常使用的特有象徵符號,趙春翔將它們在墨色與色彩的交錯組構裡結合,不僅以花朵盛開呈現了絢爛的一瞬間,這些象徵元素更可視為他對於藝術歷程的歸納與整理。花開與花落本是生命的常態,趙春翔以宏觀而積極的角度看待周遭事物,作品中的花與葉雖是自然的象徵,卻不再代表了誕生與消亡,隨著藝術家豁達地面對生命中的美好和缺憾‏,《花開花落》從花朵偏向寫實層面的描寫至竹葉抽象性的簡化,也反映了趙春翔執著而率性的人生觀。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