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紙本拼貼 油彩 畫布
1970-1980年代作
簽名:GEO CHANN
來源
Acquired directly from the artist's family by the present owner
出版
2005年《陳蔭羆》大未來畫廊藝術有限公司 台北 台灣 (圖版,第163頁)
拍場告示
Please kindly note the correct medium should be: paper collage, oil on canvas. Correct dimensions should be 129.8 x 138.4 cm. (51 1/8 x 54 ? in.) Correct title should be 'Abstract Calligraphy'. Correct provenance should be 'Acquired directly from the artist's family by the present owner'. Correct date of the work should be 'circa 1970s'. The work is not published.

拍品專文

陳蔭羆在1925年中學畢業後隨家人移民美國加州,於1953年進入奧蒂斯藝術學院硏習繪畫,在當時學校中是少數僅有的幾位華裔學生。早期繪畫成形於1940前期,以後印象派手法,描寫中下階層或弱勢族群,濃厚的社會寫實風格繪畫,深具人道主義關懷。當抽象表現主義蔚為風行,在1950年代成為美國藝術主流,陳䕃羆也重新思索其藝術創作風格蛻變的下個方向,進而開始探溯祖國深厚的文化泉源。初以黑白兩色為基調,將中國書法的形式與美感,融合西方抽象理論,並逐漸於1960至1970年間,將更多色彩和肌理引介入其抽象創作實驗之中。《書法抽象》(Lot 2187)和《紅色書法抽象》(Lot 2186)兩件作品,藝術家使用古代簡策帛書或碑文器物所搨下的書法拓本作為基底,將紙本撕剪為斷續的文字殘片,拼貼於畫布之上,運用筆墨、水彩、粉彩等多種材質,以書法的筆觸書寫,堆砌出繁複、細膩而豐富的視覺層次。《朦朧 》(Lot 2188)創作於1970至1980年間,紛呈的色彩以書法性的點、橫、豎、撇、捺奔馳流暢於畫布,並以油彩肌理堆疊出如歷史陳跡般的質地,營造出以風化、斑駁的痕跡所暗示的時間感。陳蔭羆以中國書法神韻及古文明遺跡的美感依歸,透過看似隨機的篩濾與重組過程中,讓文字符號在解構中賦以新義,釋放書法中純粹的美學及力量,構建出獨具個人風格的中國式抽象思維與形式畫風。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