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宋代剔彩龍紋折沿盤
蘇玫瑰—國際亞洲藝術部學術總監
此宋代剔彩螭龍紋折沿盤品相絕佳,應是南宋剔彩工藝的巔峰之作。漆匠充份利用各色彩漆,雕成一條黑色蟠龍,其背景為波濤汹湧的多色波紋,畫面氣韻生動。龍的脊樑和腹部兩側均刻出朱色漆層,使其蟠曲起伏之姿更立體逼真,而崢嶸的龍首也以相同的方式來表達,效果層次分明。
這種表現技巧在宋代漆器中極為罕見,用之裝飾龍紋漆器者更是少之又少。已發表作品中有三個類似漆盒,但其色澤略淺。三盒的蓋面各飾二螭龍,一龍盤旋而上,一龍纏繞而下。其中一例為三藩市亞洲美術館藏(見1987年臺北故宮博物院出版《海外遺珍:漆器圖集》,28頁),盒壁的螭龍盤繞縈迴,蓋面的螭龍則在雲海中翻騰游弋,其中一龍口啣三頭靈芝一朵。另一例為岡山市林原美術館珍藏,見2004年東京出版《The Colours and Forms of Song and Yuan China》,編號85,書中斷代為南宋。此盒的裝飾風格與另外二例略有不同,通體施黑朱二色漆料,黑漆雕成花紋,紋飾間露朱漆素地。蓋面雙龍皆口啣靈芝,盒壁雕飾雲紋一道。
第三例源自艾爾凡伉儷舊藏(Florence and Herbert Irving Collection),見1991年紐約出版James C.Y. Watt、Barbara Brennan Ford合著《East Asian Lacquer》,62-63頁,編號16,現為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珍藏。盒上所雕雙龍亦啣靈芝,身旁祥雲繚繞,深色朱漆為地,而盒身立面與蓋同樣以祥雲為飾。在已發表的傳世品中,尚有一例宋代剔黑波浪雲龍紋盞托,此器為香港藝術館珍藏,似乎尚未發表,但圖像可見於藝術館網站(購藏編號C1997.0008)。最引人入勝的是,其螭龍紋與本拍品一樣,皆伴以祥雲,但以海水紋為地。此外,該盞托的波浪紋是用重叠的弧線來呈現,而不似本拍品的波濤般生動立體。
早於漢代,無角螭龍這類紋飾題材已大行其道,其造型修長,龍首寬厚,尾分叉呈卷草狀,時至公元十二、十三世紀,這類裝飾題材又再度流行。《呂氏春秋》成書於公元前239年,書中的孔子自比螭龍:「龍食乎清而遊乎清,螭食乎清而遊乎濁,魚食乎濁而遊乎濁。今丘上不及龍,下不若魚,丘其螭邪。」古代文獻常將螭與水相提並論,可見此盤的海水螭龍紋其來有自。許多古籍均提到螭龍體黑,所以宋代漆器皆奉此為圭臬。即使漆層顏色不一,但雕成龍身的面漆確以黑色居多。
定窰宋瓷常以螭紋為飾,而且同樣是以海水紋作為襯托。以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刻花定窰盌(見2000年台北出版《千禧年宋代文物大展》,163頁,圖III-17)為例,其蟠螭在蓮池游弋。臺北故宮尚有一件印花定窰盤(見前述著作,237頁,編號IV-55),其盤心飾二螭,輔以海水祥雲紋,內壁四螭纏繞盤旋,其螭紋造型與本拍品及上述多例漆盒如出一轍。
螭紋也是常見的玉器紋飾。漢代的螭龍裝飾大多是立體浮雕,就此可證諸當時的玉璧,《Chinese Jade Throughout the Ages》展覽便有二例(見1975年倫敦出版展覽圖錄,編號97、98),或用作小型器物的獸耳。時至宋代,螭龍間或也會以立體造型裝點仿古之作,但更常見的是以淺浮雕的形式裝飾器表,就此可參見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兩件白玉佩(見1995年香港出版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下》,編號64、69)。
古時「螭」與「魑」通,後者泛指鬼怪,但螭龍一直被視為祥瑞之徵。相傳,螭龍還可辟邪消災。它們經常像本拍品的蟠螭般口啣或足踏靈芝,暗指長生不老。螭紋寓意吉祥,而且與海水波紋搭配得宜,用之裝飾各類器物,可謂最適合不過。至於雕工精絕如本拍品的宋代作品,即使時至今日,其生動傳神處仍令人愛不釋手、回味再三。
宋 剔彩龍紋折沿盤
SONG DYNASTY (960-1279)
細節
盤坦底,折沿,矮圈足。通體剔彩,備紅、黑、綠、黃四色。盤心黑面雕回首龍紋,雙眼圓瞪,毛髮飛揚,肢體捲曲,手握靈芝騰躍於雲海之中。盤外壁雕菊花、茶花、荷花、牡丹等四季花卉。底髹黑漆,有牛毛斷。
明黃成《髹飾錄》曰:「剔紅,即雕紅漆也。宋元之製,藏鋒清楚,隱起圓滑,纖細精緻。」此盤漆層肥厚,由黃、紅、黑、綠等色更疊髹成,刀口圓熟。傳世宋代雕漆器如鳳毛麟角,只見剔紅、剔黑,剔彩者更為難見,實為稀世珍品。
雕漆始於唐代,興於宋、元。宋朝雕漆工藝在唐代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發展,其刀法嫻熟,藏鋒不露、磨工圓滑,在此盤上表露無遺。
此器曾於2004年展覽於日本東京根津美術館《宋元の美—伝来 の漆器を中心に》,展覽目錄114號。
明黃成《髹飾錄》曰:「剔紅,即雕紅漆也。宋元之製,藏鋒清楚,隱起圓滑,纖細精緻。」此盤漆層肥厚,由黃、紅、黑、綠等色更疊髹成,刀口圓熟。傳世宋代雕漆器如鳳毛麟角,只見剔紅、剔黑,剔彩者更為難見,實為稀世珍品。
雕漆始於唐代,興於宋、元。宋朝雕漆工藝在唐代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發展,其刀法嫻熟,藏鋒不露、磨工圓滑,在此盤上表露無遺。
此器曾於2004年展覽於日本東京根津美術館《宋元の美—伝来 の漆器を中心に》,展覽目錄114號。
展覽
The Nezu Institute of Fine Arts, Tokyo, 2004, The Colors and Forms of Song and Yuan China, Catalogue, no. 114
榮譽呈獻
Nick Wilson
查閱狀況報告或聯絡我們查詢更多拍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