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1970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舉行的「林布蘭誕辰三百年回顧展」對朱德群日後的創作有深遠的影響,不但是對光線的應用的啟法,而且是對繪畫內涵的頓悟。朱德群對林布蘭的繪畫推崇備至,特別是其光線運用,謹慎處理高光、亮部的表現,而在畫面的陰影和暗部層次分明,加深了畫面的感染力和神秘感,使其創作即使經歷了三百年時間的洗禮,仍然能觸動人心。抓緊永恆而深刻的內涵因此成了朱德群抽象繪畫第二階段的目標。朱氏從西方古典寫實油畫中應用的光線出發,發現光線的應用,竟然共存著中國傳統宇宙觀念的兩大基本原則,陰與陽、明與暗。朱德群對「光線的交織頓挫」則有了更深層的思索,進而探究演繹出更精微的表達。《無題》(Lot 3347) 及《南山》(Lot 3348)對「光線的交織頓挫」作出精微的陳述,巧妙利用墨色原理,在色階間恰如其分的調度色彩濃淡,筆韻靈活地朝左右前後裡外等不同方向畫,整體給人一種光采自身在波動、翻騰、醞釀所衍生的奇幻視覺體驗,色彩起伏交織更見波瀾壯闊,和透納描繪自然界光影幻變的作品可相互參照。西方風景畫的寫實傳統至英國畫家透納在19世紀有了真正的革新,在澎湃激昂的筆觸、感性的光影調度中(圖1),呈現大自然不可思議的能量及氣氛,對自然形式的解構也明確地提供了印象派及現代繪畫發展的途徑。朱德群則是透過潛藏於自然風景中的點、線、面等元素將物質世界內蘊精神化,賦予畫面自然景觀的象徵,以大排筆揮灑出行雲流水的青藍,再以點睛式地在上下渲染兩抹飛白,微微投入光源之際,更增添如山水畫中未定界的想像空間,觀者似乎可悠游在波瀾浩緲之中,屬於畫家心靈與自然萬象的交融,同時也揭示了老莊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