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極少中國畫家的藝術生涯上有曾梵志那種廣泛而複雜的經歷。曾梵志由事業的早期已經以率直的情感表達、藝術家的心靈直感,和匠心獨運的表達技巧而聞名於世。1990年代初創作的早期作品《醫院》系列和《肉》系列,展現了他對日常出現在身邊的人和事的那種天賦的悲天憫人的情操。他在1990年代初來到北京這個大都會,無奈要融入一個比從前虛偽得多的環境,藝術風格起了突變。創新而具影響力的《面具》系列,交織作者本身對掙扎求存的憂慮,和他對當時陌生的大城市生活中滿目皆是的虛有其表、裝模作樣的人作出諷刺性描繪。
隨著曾梵志的作品演進成2000年代初的《面具背後》系列,他對情感描繪的非現實化手法愈來愈明顯。2005年作品《肖像》(Lot 130)是該系列的非凡代表作。一個衣著一絲不苟,看來見識廣博的都市人,嚴肅地站在畫面的正中央,幾筆薄薄的灰色在他的兩側向橫抹開。黃色的西裝比「面具」有更廣的寓意,反映出都市人慣於譁眾取寵和自我保護。畫中人那對不經修飾、大而無當的手,那條未完成的褲,和頭頂上光暈似的幾筆薄薄的黑色,與衣冠楚楚的虛假外表相映成趣。畫中主角在人前的感情演技,隱喻內裡的失落自我、被箝制的自性發揮,在作者的諷刺性處理手法下不言而喻。畫中主角堅決獨立;他凝滯的目光跟冷靜克制而優雅飄逸的畫面毫不協調,顯出一種近乎為世所不容的存在。
作為藝術家,周遭的情感、事物和觀察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對曾梵志產生深刻的影響。《面具》系列之後,曾梵志作品的進化幾近抽象,打破圖像和背景的界限,依然在美學觀點上和思維上不斷考驗觀賞者。由此可見,曾梵志預期中國走向現代化的艱苦路上,勢必遇上更多心理危機和物質主義的價值觀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