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MASSIVE BLUE AND WHITE 'DAOIST IMMORTALS' JAR, GUAN
A MASSIVE BLUE AND WHITE 'DAOIST IMMORTALS' JAR, GUAN
1 更多
群仙慶聚—明嘉靖青花罐 蘇玫瑰—亞洲藝術部資深學術顧問 明世宗或嘉靖皇帝(1522-1566年)尊崇道教,這與其他明朝皇帝不同。他曾花費巨款興建道觀及舉行祭典,1536年更下令搗毀佛像,又禁止孔廟擺放塑像。他信奉練丹術,渴求長生之道,在位年間的宮廷藝術多與道教及長壽相關。 此器無論大小、形制均為畫師提供理想空間去堆砌人物群像。最矚目是壽老手執如意,衣衫飄逸地趺坐於岩面,周圍簇擁著一群仙道人物。計有身後侍童手持靈芝;八仙中呂洞賓肩負斬妖劍,手捧仙桃;韓湘子吹著笛子;張果老手持鼓棒;遠處有鍾離權手執神扇;何仙姑捧著荷花;藍采和手拿響板;鐵拐李扶著拐杖。還有和合二仙、老子、姜太公,並有二仙乘鳳降下。通景描繪群仙向壽老祝壽的熱鬧場面,眾人當中有些還手持賀詞卷軸。最有趣是其中一人施法畫出五爪龍,象徵皇帝列席慶典。 嘉靖年間宮廷需用大量瓷器,御窰場雖全力以赴,仍供不應求,唯有將部份御用瓷判給優秀的特定民窰,燒造宮廷用器及皇家道場法器,稱為「官搭民燒」。嘉靖御製青花瓷以呈色藍如寶石著稱。《江西大志‧陶書》記載嘉靖青花器用三種青料:江西樂平的陂塘青、瑞州的石子青,以及從西域經吐魯番傳入的蘇麻離青。蘇麻離青因屬貴價材料,只用於御用器上。這種釉料窰燒時容易流釉,很多時會加入石子青調和。很可能此器就用了蘇麻離青混合石子青,產生寶石般的完美釉色。此器的圖案以濃青勾勒,淡青暈染,產生對比鮮明的效果。本罐的亮澤釉色呈現嘉靖御製青花器特徵,予人濃重濕潤的感覺,參考倫敦大維德中國基金會暨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院1994至1995年舉辦《Ceramic Evolution in the Middle Ming》展覽圖錄,R. Scott、R. Kerr合著引言,8頁。 其他有著錄的同款青花道教人物罐例子,包括北京首都博物罐收藏一件嘉靖款蓋罐,所繪人物主題及邊框紋飾均與本罐相若,該罐1955年出土於北京海淀區百萬莊,載錄於2008年北京出版《中國出土瓷器全集‧1‧北京》,圖157。值得留意是二罐同樣口下環飾靈芝紋,象徵祝願長生不老;近底處還飾如意紋亦不常見。另見三件近似例子,一件為Stephen Bushell舊藏,載錄於1901年倫敦出版W. C. Monkhouse著《A History and Description of Chinese Porcelain》,彩圖III;一例1988年11月於香港蘇富比拍賣,拍品139號;再一例為東京出光美術館收藏,載於1987年東京出版《Chinese Ceramics in the Idemitsu Collection》,編號701。這三例的大小、主體及邊框紋飾均與本罐相近,可能全部為同時製作,應作萬壽節賀禮。 一件稍小而下腹較寬的例子,曾著錄於2012年5月30日香港佳士得拍賣圖錄,拍品4059號,該罐所繪人物布局及邊飾亦與這一批青花罐近似。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一件較小型的青花八仙祝壽罐,肩部較圓,所選人物及布局亦不同,見2000年香港出版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裏紅‧中》,圖版97號。該例與此器同組的大罐不同,其頸部繪卷草紋,肩部環飾如意雲紋,近底處飾蓮瓣紋。推測該例應造於嘉靖中葉,其他大罐則造於嘉靖初年。嘉靖後期政局不穩,加上景德鎮御窰匠力有不逮,導致製作水平下降。上述所有例子應屬較早期製作,品質偏高。 相同的八仙壽老人物圖亦見於明十六世紀法華罐,一例2010年12月1日於香港佳士得拍賣,拍品3118號。無論青花或法華器的群仙圖,皆源自天順及成化青花人物罐,多取材文學及戲劇場面,這類主題最早見於元青花罐。本罐上穿插主體紋飾的卷雲紋,亦見於成化器,參考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一件明成化青花高士圖蓋罐,載於《青花釉裏紅‧中》,圖版3號。如本罐在內的大罐,紋飾繁縟,壽老居中,其他人物比例較小,顯示出壽老象徵祝願皇帝長壽的超然地位。 此器的繪圖既是戲劇場面,又富於寓意,其體形碩大特出,配合道教及長生不老紋飾,對尊崇道教並渴求長生的皇帝而言,無疑是最佳的賀壽禮物。
明嘉靖 青花群仙祝壽圖罐 雙圈六字楷書款

JIAJING SIX-CHARACTER MARK WITHIN DOUBLE CIRCLES AND OF THE PERIOD (1522-1566)

細節
罐直口,短頸,豐肩,璧形底。通體青花紋飾。頸繪纏枝靈芝紋,肩部及近底處飾如意雲頭。腹壁通景繪群仙祝壽圖。底正中白釉,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嘉靖年製」楷書款。

榮譽呈獻

Nick Wilson
Nick Wilson

查閱狀況報告或聯絡我們查詢更多拍品資料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更多來自 <strong>中國宮廷御製藝術精品: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strong>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