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臉孔通常都能再忠實地反映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事實上,就像一個人不能憑封面來判斷一本書一樣,同樣地,人類也有能力裝出不同的面部表情... 任何裝出來的面部表情就像帶了一個面具。我個人認為人們永遠不應該脫下面具... 活著就是在折磨臉孔。這是由於臉部經常曝露在外,所以飽歷風霜,是人體最易老化的部份。
- 姜亨九
姜亨九人像畫中最突出的兩個元素就是其作法的極為巨型,而且細節刻劃得超現實。姜氏沉醉於在畫作中放大臉部的比例,因為超大臉孔可讓他利用誇張手法突顯面部表情停頓的一剎。姜氏放大的臉孔流露了原本隱藏的情感,而不是單單描繪那人的外貌。透過將各已放大的臉孔部份併湊在一起,姜氏旨在帶觀賞者離開人類臉孔的正常大小,讓他們進入不一樣的驚喜當中,最終引發共鳴。
姜亨九人像畫即時令人想起查克.克洛斯,也是自1960年代利用超現實技巧繪畫臉孔在大型畫布上的人物 (圖1)。姜氏與克洛斯的共通點是兩位畫家的作品較照片更寫實。然而,克洛斯卻這樣評論他的畫作:「我的目標是將照片形像資料轉化至畫作中。」為此,他致力將照片內容如實反映在作品中。至於姜亨九,卻是想突出他的個人繪畫本色,而不是單純把照片資料畫出來。如這裡所作的《安迪.沃荷測試II》(Lot 63),姜亨九匠心獨運的畫功加上巧妙運用色彩,即使只是單一色調,已可見其功架。由四格圖像組成的畫作,其中兩格,沃荷的臉孔一分為二。姜亨九在畫布上採用了鮮艷的顏色,以便在圖形和影像前突出色彩。他將極為耀眼的四種顏色:紫色、粉紅色、藍色、黃色的臉孔,並列在觀眾眼前,並非人人可接受。效果是超現實的,就像姜亨九想將Andrew Waholar Jr.的真實存在呈現,那是基於安迪.沃荷這人物而產生的模仿角色。
此外,姜亨九傾向誇大面部皺紋,將真實的臉孔扭曲。就是在這樣的扭曲之後,姜亨九跨越了人像畫這種作品類別所代表的,以及其真實意義。正如《安迪.沃荷測試II》表示的,姜亨九的人像畫是以謎樣的幻覺為基礎,然後在超現實及超寫實之間。姜亨九認為超現實及超寫實帶來同樣感覺,透過震撼的插畫帶出超現實幻覺及感官的錯覺。《安迪.沃荷測試II》準確意識到再現性與幻覺之間的差異,姜亨九有意採用及預演在藝術歷史中令人震撼人像插畫(圖2)。透過利用超寫實圖畫的幻覺期許,姜亨九似是在巨型畫布上重新加入安迪.沃荷,就是加入那令他廣為人知的形像,於是這人物像重現眼前。不論是畫功無瑕的人像畫、還是掌握豐富鮮明的顏色,即使他一直在超寫實的前題下理解或賣弄這一切,所以這些質素只能強化姜亨九的藝術技巧及成熟度。觀賞者可能會因此而被困在姜亨九劇場畫作的咒語中。連剝落中的皮膚細胞也似乎看到,其細緻程度實在令人驚嘆,他的圖畫讓觀賞者無須用放大鏡即可看到人物細緻的面容,並特意不突出人物的眼睛,映照內向心靈的的特點。當姜亨九以超寫實而將圖畫內容變成縮影,觀眾必須花時間細嚼畫面的每個細節,以理解其中所表達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