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洪救國是菲律賓首屈一指的現代藝術家。他擁有中國血統,愛國的父親本來想叫他華生,意思是「在中國出生」,但他得知表弟的兒子已經取了相同的名字後,才決定取名「救國」,意味著「拯救國家」。洪救國生長在二戰後的分裂時期,而他的華人背景和家族的壓力增添了他成為藝術家的困難。儘管如此,他仍然堅持積極學習現代藝術。洪救國最終成為代表菲律賓的藝術家,甚至獲邀參與台灣中國美術家聯盟的展覽。洪救國的作品受現代和立體主義影響,讓人聯想起喬治.布拉克。洪救國師從立體主義先驅維參特.馬南薩拉。有別於馬南薩拉,洪救國的作品沒有明顯的社會或政治訊息,他把重點放在藝術的純粹性。洪救國的作品顛覆物象的形狀。他的筆觸和顆粒質感成為洪救國的一個主要技巧特色。其創作內容的客觀性與藝術家賦予的想像情感產生有趣的對比。主題人物往往是典型的菲律賓人,他們天生擁有對人和事物簡單的愛。洪氏的作品所表現的並不是當時高舉的浪漫化的牧歌。
《狗之搏鬥》(Lot 152)是熱愛動物的洪救國的典型作品,描繪了他在奎松市家附近經常目睹的場景。藝術家把個人對狗的鐘愛融入畫中。明亮的紅色背景隱含危險感。犬隻的狂怒和搏鬥顯示了達爾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殘酷現實。洪救國經過對動物細心的觀察,以立體派把物像分割的方向描繪了狗的肌肉、關節,儼如對犬隻的解剖。
以宗教為題材的繪畫是洪救國罕見的創作。作為忠實的天主教徒,他創作了描繪耶穌受難的系列作品。這些創作傳遞強大的感染力。《基督被釘十字架》(Lot 154)中,強烈的色彩、密集的塊面都是這一系列畫作的標誌。洪救國將基督的形象放置在一個密閉的修長空間,針狀的圖案表現鋒利的荊棘冠冕,加上繃緊、僵硬的四肢令人想起基督的受難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