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金東囿對「畫中畫」孜孜不倦的藝術追求,可透過他畫作中繁複的手繪迷你畫像看出。他的畫作在視覺上往往無法讓人立刻透徹理解。每一幅畫都是由格子般的小畫組成,每一幅小畫本身又獨立構成了一個微型宇宙,有機地組成了整體的畫像並與之相映成趣。因此,整體畫面遠看形成了令人歎為觀止的整體,而近看又分裂化作無數獨立的微型畫像。雖然這些逼真的馬賽克畫在美學價值上毋庸置疑,但金東囿對畫中人物的選擇往往別有用意,嘲諷了流行媒體對於名人的神話渲染。在《瑪麗蓮.夢露與約翰.甘迺迪》(Lot 512) 中,夢露由密密麻麻的甘迺迪格子組成。畫家發現瑪麗蓮夢露和約翰甘迺迪是資本主義的絕佳例子,於是選取了他們最經典的頭像作為主體,帶出一個饒富趣味的視覺謎題,夢露的形象中有甘迺迪,萬千個甘迺迪頭像又拼合出夢露,人物的關係、小圖和大圖的對比,既複雜又令人玩味。藝術家將同樣的手法運用在《傑克森.波洛克》(Lot 595)中。乍看下鬼魅般的傑克森頭像實際上是由無數緊密排列的微型人物頭像組成,而這些人物正是在媒體的刻畫下與波洛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金東囿的風格無疑是對普普藝術先驅安迪.沃荷的致敬,但他的革新意識使其作品自成一格。金東囿的畫作在沒有其他工具的輔助下透過繁複的純粹手繪,顛覆了流行文化形象的大規模可複製性,在他畫筆下的文化名人因而成為精緻而獨一無二的產物。